[发明专利]基于热压印技术制备3D多孔生物支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4533.2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71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潘长江;龚韬;刘恒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迈德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56 | 分类号: | A61L27/56;A61L27/50;A61L27/16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李艳丽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压印 技术 制备 多孔 生物 支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热压印技术制备3D多孔生物支架的方法,包括:提供基板,通过压印技术制备具有网格状微沟槽结构的PDMS模板;采用热压印方法,将具生物降解性的聚合物材料加热熔融后浇注在PDMS模板的网格状微沟槽中,在模板浇注有熔融聚合物材料的表面覆盖表面平整光滑的PDMS板,进行挤压处理,挤出模板和PDMS板之间多余的聚合物材料,移除PDMS板,形成网格状的聚合物微图案;在模板具有聚合物微图案的表面浇注PVA溶液,经干燥处理形成与聚合物微图案粘连的PVA膜,将粘连有聚合物微图案的PVA膜从模板上剥离,再将PVA膜溶解,得到单层网格状的聚合物微图案;将单层网格状的聚合物微图案进行卷曲或折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的成型设计以及材料的图案化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热压印技术制备3D多孔生物支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组织工程的核心就是建立细胞与生物材料的三维空间复合体,即具有生命力的活体组织,用以对病损组织进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重建并达到永久性替代。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必须具备骨诱导性能,即其可以在支架表面或孔里面使骨细胞粘附、增殖、形成细胞外基质。
现有的多孔支架的制备方式比较多,可以制备不同孔径大小、孔径形态、孔径分布、以及排列有序的多孔聚合物,而多孔支架的应用,主要由多孔聚合物的结构特征和组成的材料性质决。目前高分子聚合物类多孔支架主要的制备方法有:粒子浙滤法、冷冻干燥法、发泡法、静电纺丝法和3D打印技术。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3D打印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目前己经能够在单层厚度上实现较小的精细分辨率。扫描三维重建和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尤其在整形外科和口腔科学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对于组织工程支架来说,各个组织的组织修复中,细胞所需要的基质环境是不一样的,比如骨细胞需要的是孔径比较大的支架,而血管组织中,平滑肌细胞以及内皮需要的是孔径比较小的支架,孔径大小要求小于100微米。但目前最先进的3D打印设备精度是难于达到这个精度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热压印技术制备3D多孔生物支架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3D打印技术制备的生物支架,精度相对较低,难以满足细胞进行组织修复时的基质环境要求、特别是小孔径的生物支架要求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热压印技术制备3D多孔生物支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基板,通过压印技术制备具有网格状微沟槽结构的PDMS模板;
采用热压印方法,将具生物降解性的聚合物材料加热熔融后浇注在所述PDMS模板的网格状微沟槽中,在所述模板浇注有熔融聚合物材料的表面覆盖表面平整光滑的PDMS板,进行挤压处理,挤出所述模板和所述PDMS板之间多余的聚合物材料,冷却后移除所述PDMS板,形成网格状的聚合物微图案;
在所述模板具有聚合物微图案的表面浇注PVA溶液,经干燥处理形成与所述聚合物微图案粘连的PVA膜,将粘连有聚合物微图案的所述PVA膜从所述模板上剥离,再将所述PVA膜溶解,得到单层网格状的聚合物微图案;
将所述单层网格状的聚合物微图案进行卷曲或折叠,得到三维多孔生物支架。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热压印技术制备3D多孔生物支架的方法,采用改良后的压印技术制备网格状微沟槽结构,可以得到图案精细的网格状微沟槽结构,进而得到高精度的三维多孔生物支架,使所述三维多孔生物支架的最小线宽可达到10μm;同时,构建出来的图案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能够作为组织工程支架适用于各类组织,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和选择性。本发明基于热压印技术制备的3D多孔生物支架在血管组织工程,骨组织工程及软骨组织工程等领域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基于热压印技术制备3D多孔生物支架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迈德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迈德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45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