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棕化废液的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43447.X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7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帅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瑞世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25C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518125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液 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棕化液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棕化废液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棕化废液,别名棕氧化废液,由于在印制线路板行业为防止内层线路板的内层铜面被氧化和增强压合过程板间的结合力而运用棕化处理技术来提高内层板的稳定性能而采用的棕化技术,当棕化工艺中的棕化液含铜离子量超标将导致工序失效而产生废棕化液。
根据棕化废液的组成与来源,及实际生产中产生的棕化废水的特点,可知棕化废液是一种呈棕绿色的酸性废水,pH值在-0.5到0.8间,由于在原棕化液棕化蚀铜过程未完全失去成膜能力时便排放,因此,棕化废液不仅具有原棕化液的性质,而且是一种含铜离子和含有高浓度有害有机物的废水,包括大量的三氮唑、吡啶等化合物,废水中COD值可达10000mg/L以上,同时还具备棕化液特殊的成膜能力,可在铜面、半固化基材、其它金属和隔膜表面上成膜。
棕化废液本身的作用和性质制约了一般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根据成膜过程的两种不同棕化作用机理,都认为在内层电路铜面上形成一层不溶有机转化薄膜,在进行直接电解或电渗透处理棕化废液时,易在离子交换膜或电极表面上形成一层棕色薄膜层,该膜层阻止棕化废液中物质在电极上进一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或阻止在隔膜上进行离子交换及阻碍透过,因此很难直接对其电解或含隔膜的电渗透技术来完成棕化废液提铜;二、在采用传统的吸附处理技术或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技术时,由于废液的成膜的能力强,在采用如活性炭、大孔树脂、娃藻土、膨润土对掠化废液吸附处理时,也会在吸附剂表面形成一层膜,阻碍吸附效果;三、由于原棕化液是在一种强酸性和高浓度双氧水的环境下,其中有机物添加剂在这种具有强氧化能力的体系中能够稳定存在,通过这种含弱氧化能力的H2O2不会使废液中有机物降解;四、废液中含大量有机物和易成膜的特点,也制约了萃取法在该领域的应用,主要由于使用的萃取剂一般为有机相,根据相似相容原理,也很难通过萃取实现铜与有机物分离,因此,棕化废液本身具有高有机物含量、易成膜等特点制约棕化废液的处理进程。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棕化废液的处理工艺,该方法可高效降解棕化废液中的有机物和电解提铜,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废液可循环再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棕化废液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棕化废液至消解容器内进行降解有机物,得第一溶液;
2)将第一溶液进行过滤,得第二溶液;
3)将第二溶液抽至破氧槽进行破氧,分解双氧水,得第三溶液;
4)将第三溶液抽至旋流电解槽电解提铜,得第四溶液;
5)将第四溶液排至综合废水池。
上述的一种棕化废液的处理工艺,其中,步骤1)中所述降解有机物的方法采用类Fenton氧化法获取羟基自由基降解COD。
上述的一种棕化废液的处理工艺,其中,步骤1)中的降解反应时间为24-48h,反应温度为50-60℃。
上述的一种棕化废液的处理工艺,其中,消解容器为密封性,具有保温隔热功能。
上述的一种棕化废液的处理工艺,其中,消解容器包括冷却水装置和防泄漏装置。
上述的一种棕化废液的处理工艺,其中,步骤3)中的破氧时间为12-24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棕化废液的处理工艺,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采用高级氧化技术在消解容器中对金属废液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本发明中产生的羟基自由基氧化性强,氧化速度快,降解效率高,COD去除率可达到90-98%,降解后的铜离子废液经过电解装置进行铜回收。由此可见,该方法可高效降解金属废液中的有机物,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废液可循环再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下述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下面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专利保护范围中。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瑞世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瑞世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34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