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鲜蚕蛹的保存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41330.8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5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周时庆;刘再茂;陆昌存;张同洪;梁华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江缘茧丝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B4/22 | 分类号: | A23B4/22;A23B4/06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45102 | 代理人: | 韦永青,黄桂云 |
地址: | 5471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蚕蛹 保存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蚕茧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鲜蚕蛹的保存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鲜蚕蛹主要是通过直接速冻并放置在冷库中保存的。该方法虽然可以使蚕蛹短期内不会发生腐败等现象,但是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由于氧化反应的存在,时间一久,鲜蚕蛹依然会由于氧化反应而产生酸败,产生异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鲜蚕蛹的保存方法,该方法可以解决了目前鲜蚕蛹保存方法无法做到长期保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它包括以下步骤:
A.先将鲜蚕蛹洗净、并常温干燥至含水量为1%~5%,然后加入占所述鲜蚕蛹质量0.5%~1%的红茶菌,混合均匀,得到鲜蚕蛹预处理物;
B.将A步骤制得的鲜蚕蛹预处理物按5℃/10min~10℃/10min的速度迅速降温冷冻成块,并放置在常规冷库中保存。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控制鲜蚕蛹的含水量以及加入红茶菌,利用红茶菌中的含有的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等微生物以及茶多酚、茶碱等成分,不仅可以有效的抑制氧化反应的产生而带来的酸败,达到延长鲜蚕蛹保存时间的目的;还可以有效分解蚕蛹中导致臭味产生的成分,达到去除蚕蛹臭味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鲜蚕蛹的保存方法
它包括以下步骤:
A.先将鲜蚕蛹洗净、并常温干燥至含水量为1%,然后加入占所述鲜蚕蛹质量0.5%的红茶菌,混合均匀,得到鲜蚕蛹预处理物;
B.将A步骤制得的鲜蚕蛹预处理物按5℃/10min的速度迅速降温冷冻成块,并放置在常规冷库中保存。
在本实施例中,鲜蚕蛹的保存时间长达3年,其不仅在整个保存过程中均无异味产生,且其本身所携带的蛹臭味也消失了。
实施例2——鲜蚕蛹的保存方法
它包括以下步骤:
A.先将鲜蚕蛹洗净、并常温干燥至含水量为5%,然后加入占所述鲜蚕蛹质量1%的红茶菌,混合均匀,得到鲜蚕蛹预处理物;
B.将A步骤制得的鲜蚕蛹预处理物按10℃/10min的速度迅速降温冷冻成块,并放置在常规冷库中保存。
在本实施例中,鲜蚕蛹的保存时间长达3年,其不仅在整个保存过程中均无异味产生,且其本身所携带的蛹臭味也消失了。
实施例3——鲜蚕蛹的保存方法
它包括以下步骤:
A.先将鲜蚕蛹洗净、并常温干燥至含水量为3%,然后加入占所述鲜蚕蛹质量0.9%的红茶菌,混合均匀,得到鲜蚕蛹预处理物;
B.将A步骤制得的鲜蚕蛹预处理物按6℃/10min的速度迅速降温冷冻成块,并放置在常规冷库中保存。
在本实施例中,鲜蚕蛹的保存时间长达3年,其不仅在整个保存过程中均无异味产生,且其本身所携带的蛹臭味也消失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江缘茧丝绸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江缘茧丝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13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