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39216.1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4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何维村;谢世杰;王敬波;罗亚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1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在环境污染和能源缺乏的双重压力下,汽车工业面临严峻的挑战,新能源替代石油成为必然的选择,国内外各大汽车公司和科研机构致力于开发新能源汽车,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现有的动力电池连接方式复杂且不可靠,安装、更换困难,维修成本高,正负极取电方式复杂,安全隐患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侧取电、无线连接、拆装方便、连接可靠、易于生产的电池模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池组件、基座组件及电路板组件;所述电池组件包括多个单体电池及多个正极连接柱,每个单体电池包括正极端及外壳,每个正极连接柱上形成有多个凸起,每个正极连接柱固定于对应一个单体电池的正极端;所述基座组件包括多个负极弹性件、固定基座、多个正极固定座及多个正极弹性件,所述固定基座开设有多个贯穿孔,每个负极弹性件收容于对应一个贯穿孔内,每个正极固定座内开设有多个对应于所述凸起的卡槽;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负极汇流板、与负极汇流板相背的正极汇流板及设置于所述负极汇流板与所述正极汇流板之间的绝缘板;每个正极弹性件一端穿过所述负极汇流板及所述绝缘板固定于所述正极汇流板,每个正极固定座固定于所述正极汇流板并将对应一个正极弹性件收容于所述正极固定座内,所述负极弹性件及所述固定基座固定于所述负极汇流板上,所述负极弹性件与所述负极汇流板电性连接,所述单体电池的正极连接柱插入所述固定基座的贯穿孔,所述单体电池的外壳卡持于所述负极弹性件并电性连接,所述正极连接柱穿过所述正极固定座与所述正极弹性件远离所述正极汇流板的一端相抵接并电性连接,所述凸起与所述卡槽卡合。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每个正极固定座包括上表面及与所述上表面相背的下表面;每个正极固定座自所述上表面依次开设有贯穿所述上表面及所述下表面的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交接处形成连接面;每个正极固定座开设有贯穿所述上表面及所述连接面的且连通第一通孔的多个穿孔,每个穿孔与对应一个单体电池的凸起一一对应;每个正极固定座的连接面上还开设有多个对应于所述凸起的且连通第一通孔的所述卡槽。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每个正极连接柱为圆柱状;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均为圆孔,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与所述正极连接柱的直径一致。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每个负极弹性件包括弹性件本体及自所述弹性件本体边缘向一侧延伸的多个弹性片;所述弹性件本体为圆环状且焊接至所述负极汇流板,所述弹性片呈矩形状且间隔设置于所述弹性件本体上,所述弹性片凹向所述弹性件本体的中心轴方向。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每个贯穿孔的内壁开设有对应一个负极弹性件的弹性片的多个收容槽;所述收容槽为矩形,所述收容槽的宽度与所述弹性片的宽度一致,所述收容槽的长度大于所述弹性片的长度,每个弹性片抵靠于对应一个收容槽;所述贯穿孔为圆孔,所述贯穿孔的内径与所述单体电池的直径及所述弹性件本体的外径一致。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负极汇流板上开设有对应于所述贯穿孔的第一过孔,所述绝缘板开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一过孔的第二过孔;所述第一过孔及所述第二过孔为圆孔,所述第一过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过孔的直径且小于所述弹性件本体的内径,所述第二过孔的直径与所述正极固定座的外径一致。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正极汇流板上开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一过孔及所述第二过孔的凹槽,所述正极弹性件一端通过焊接固定于所述凹槽,另一端抵靠于所述正极连接柱。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每个单体电池的正极连接柱上的凸起数量为两个且呈180度角均匀间隔设置;每个正极固定座上对应每个单体电池的每个凸起均对应设置一个穿孔及一个卡槽;对应每个单体电池,每个正极固定座开设有呈180度角均匀间隔设置的两个穿孔及两个卡槽,每个穿孔与相邻的一个卡槽呈90度角均匀间隔设置。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电池模组,单体电池的正极与正极汇流板通过正极弹性件进行弹性连接,单体电池的负极与负极汇流板通过负极弹性件进行弹性连接,增强了单体电池的缓冲能力;电路板组件位于单体电池同一侧,实现了单体电池的无线连接且同侧取电;连接简单,拆装方便,利于组装和维修保养;结构组件加工工艺简单,易实现模块化、自动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模组的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92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