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护坡的农业废弃物混合固定化脱氮菌的生态袋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36302.7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01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宋海亮;周世娟;杨小丽;李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32;E02B3/12;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彭雄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护坡 农业 废弃物 混合 固定 化脱氮菌 生态 系统 | ||
1.一种用于护坡的农业废弃物混合固定化脱氮菌的生态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层(8),所述混凝土层(8)下端固定有基础梁(9),其中所述生态袋分为两类,分别为生态袋一(51)和生态袋二(52);所述生态袋的袋体(5)由上袋体和下袋体组合而成,所述生态袋一(51)的袋体包括上袋体一(511)和下袋体一(512),所述生态袋二(52)的袋体包括上袋体二(521)和下袋体二(522);所述生态袋一(51)的上袋体一(511)主要由熨烫针刺无纺布构成,生态袋一(51)的下袋体一(512)主要由人造鹿皮构成,所述生态袋二(52)的上袋体二(521)和下袋体二(522)均主要由熨烫针刺无纺布构成;所述袋体(5)内主要装有农业废弃物、植物种子(2)和植生土(3),所述农业废弃物上固定有脱氮菌(1),所述植生土(3)中加入了中砂和粗砂,所述袋体(5)的一侧栽有植物(4);
所述上袋体一(511)和上袋体二(521)上均栽有植物,而所述下袋体一(512)和下袋体二(522)上均未栽有植物;
生态袋一(51)和生态袋二(52)错位铺砌在混凝土层(8)上,且上袋体一(511)和上袋体二(521)均朝上,且相邻层位的生态袋之间错位半个袋宽,每层生态袋和每两个生态袋中间都夹有粗棉绳(7),同一层的生态袋一(51)之间置有软性材料垫(6);
粗棉绳(7)主要由棉花组成,并且有粗棉绳(7)浸入河流水体中,用于枯水位时吸水作用;
利用人造鹿皮、粗棉绳超强的毛细吸水作用和软性材料垫的吸水性能,在雨水丰沛的时候,储存大量的水分,当天气干旱时,放出水分,同时利用浸没在河水里的粗棉绳吸水,供生态袋植物以及各种生物用水所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护坡的农业废弃物混合固定化脱氮菌的生态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业废弃物、植物种子(2)、植生土(3)以及脱氮菌(1)按以下体积进行配比:
所述农业废弃物的体积为生态袋总容积的10%-15%;
所述脱氮菌(1)的体积为生态袋总容积的5%-20%;
所述植物种子(2)的体积为生态袋总容积的5%-15%;
所述植生土的体积为生态袋总容积的80%-90%,其中所述中砂和粗砂的总体积为混合后植生土总体积的20%-4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护坡的农业废弃物混合固定化脱氮菌的生态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业废弃物包括稻草、玉米芯、丝瓜络或秸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护坡的农业废弃物混合固定化脱氮菌的生态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将农业废弃物切割成小型的碎基质,农业废弃物碎基质经过碱处理后,加入硝化反硝化菌的富集培养基中,待培养到可以观察到农业废弃物碎基质上均有微生物附着迹象,基质由原来的颜色的浅黄色变为棕褐色,并粘附着薄薄的结构紧密、淡黄色的菌膜,即脱氮菌成功固定在农业废弃物碎基质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护坡的农业废弃物混合固定化脱氮菌的生态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袋一(51)内添加的脱氮菌(1)体积为生态袋一(51)总容积的5%—10%,所述生态袋二(52)内添加的脱氮菌(1)体积为生态袋二(52)总容积的15%—2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用于护坡的农业废弃物混合固定化脱氮菌的生态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材料垫(6)包括海绵、棉毡、稻草垫或秸秆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630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抛洒式碳纤维生态草
- 下一篇:一种湖泊及景观水生态修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