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子标志物在口腔鳞状细胞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36262.6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53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杨承刚;任静;程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泱深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G01N33/573;G01N33/574;A61K48/00;A61K38/46;A61K45/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预立生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 代理人: | 孟祥斌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科苑纬***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子 标志 口腔 细胞 诊断 治疗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子标志物在口腔鳞状细胞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所述生物标记物为GDPD2,通过qPCR实验发现,GDPD2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下调,GDPD2基因过表达可以抑制细胞的增殖和降低癌细胞的侵袭率。本发明提供了GDPD2的促进剂在口腔鳞状细胞癌诊治中的应用,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抑制细胞增殖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种分子标志物在口腔鳞状细胞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具体的该分子标志物为GDPD2。
背景技术
口腔鳞癌是口腔部位及周边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占到口腔部位肿瘤总发病率的80%以上,是值得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和重视的恶性疾病之一。虽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口腔鳞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仍然呈现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恶性肿瘤的治疗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步,通过治疗提高了患者的5年生存率。但在口腔鳞癌的治疗方面,由于此疾病的发生早期不易被患者察觉等特殊性,致使该疾病的治疗滞后,癌症晚期的治疗难度加大。因而有必要加大对口腔鳞癌治疗的关注度,寻找出口腔鳞癌的更好的治疗方法。
口腔鳞癌的治疗方面,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等。这些治疗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但又存在较大的治疗弊端。例如放疗、化疗会不可避免的引起严重副反应而手术治疗存在操作不易进行等特点,单纯手术治疗无法根治肿瘤等方面的缺陷。免疫治疗的疗效并不明显。而基因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为近年来新兴的肿瘤治疗手段,由于其副反应小、疗效确切等方面的优势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青睐。
分子靶向治疗是指在细胞分子水平上,调控肿瘤相关基因、干预肿瘤异常的信号通路或阻断能量通路,寻找可干预的分子靶点对口腔鳞癌的靶向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口腔鳞状细胞癌诊断和治疗的生物标志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GDPD2基因或其表达产物的用途,用于制备诊断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产品。
进一步,所述产品包括通过通过测序技术、核酸杂交技术、核酸扩增技术或免疫测定的方法检测GDPD2基因和/或其表达产物的变化。
进一步,所述核酸扩增技术选自聚合酶链式反应、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转录介导的扩增、连接酶链式反应、链置换扩增和基于核酸序列的扩增。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诊断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产品,所述产品能够通过检测样本中GDPD2基因基因和/或其表达产物的变化来诊断口腔鳞状细胞癌。
进一步,所述产品包括芯片、试剂盒或制剂。
进一步,所述产品包括芯片、试剂盒或制剂。其中,所述芯片包括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所述基因芯片包括固相载体以及固定在固相载体的寡核苷酸探针,所述寡核苷酸探针包括用于检测GDPD2基因转录水平的针对GDPD2基因的寡核苷酸探针;所述蛋白质芯片包括固相载体以及固定在固相载体的GDPD2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或配体;所述试剂盒包括基因检测试剂盒和蛋白免疫检测试剂盒;所述基因检测试剂盒包括用于检测GDPD2基因转录水平的试剂;所述蛋白免疫检测试剂盒包括GDPD2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或配体。
本发明所述的基因芯片或基因检测试剂盒可用于检测包括GDPD2基因在内的多个基因(例如,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相关的多个基因)的表达水平。所述蛋白芯片或蛋白免疫检测试剂盒可用于检测包括GDPD2蛋白在内的多个蛋白质(例如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相关的多个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将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多个标志物同时进行检测,可大大提高口腔鳞状细胞癌诊断的准确率。
本发明提供了GDPD2基因在制备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泱深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泱深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62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药用激肽原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羧酸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