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结土壤的改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35613.1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6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雷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艳艳 |
主分类号: | A01B79/00 | 分类号: | A01B7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328 重庆市九龙坡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结 土壤 改良 方法 | ||
1.一种板结土壤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不使用土壤改良剂,不使用任何需要在外购买的生物菌液和生物肥,不使用氮肥磷肥钾肥等化肥以及其他化学物质,也不用特意种植绿肥植物,只使用成分天然的材料,成本低廉,简单易得,不留后遗症。
2.一种板结土壤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尤其不使用鸡粪羊粪牛粪猪粪等动物粪便,因为现在的动物粪便几乎都存在重金属和抗生素残留超标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对有机肥的检测项目中没有检测重金属和抗生素的项目。
3.一种板结土壤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就近选择废弃的植物有机体,比如枯草、落叶、杂草树等,用粉碎机打成细末,堆成堆,适当添加水分,再盖上薄膜发酵,三个月后成为发酵好的有机细末备用。
4.一种板结土壤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公布了一种培养土著微生物的方法:在竹林、柞树叶或松树叶丛里,选在落叶覆盖较厚的地方堆积的即将腐烂的落叶,放入培养桶内,撒入豆渣和红糖粉,然后盖上盖子静置,使落叶上的微生物有足够的食物和安静的空间自由繁殖,15天后,培养桶内出现白色的菌丝就代表土著微生物培养成功。
5.一种板结土壤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把培养好的土著微生物连同培养桶内的残渣一起跟发酵后的有机细末混合,再次堆成堆,盖上薄膜腐熟,一个月后成为重复发酵的有机质;本发明不是简单地使用秸秆发酵,而是需要配合土著微生物,利用土著微生物和腐熟的有机质取得双重改良的效果,并且要求土著微生物要跟有机质混合后共同参与腐熟的过程,形成重复发酵的有机质之后,然后才能使用。
6.一种板结土壤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时把重复发酵好的有机质分两次撒进土里;第一次是在翻地之前撒,第二次则需要在翻土之后撒。
7.一种板结土壤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整个过程要翻地两次;第一次浅耕,深度10厘米以内,第二次深耕30厘米。
8.一种板结土壤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效果持久,在不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前提下,可维持多年疏松,避免再次改良浪费人力物力和耽误种植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艳艳,未经雷艳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561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