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133217.5 申请日: 2016-12-10
公开(公告)号: CN106581094A 公开(公告)日: 2017-04-26
发明(设计)人: 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 济南昊雨青田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185 分类号: A61K36/185;A61P17/10;A61K31/421;A61K31/70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50101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治疗 痤疮 药物 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痤疮俗称“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主要发生在颜面及胸背等多脂区。有自限性,皮损多形。如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常伴有皮脂溢出,青春期后,大多痊愈或减轻。以往痤疮被认为是皮脂腺疾病,实质上损害包括毛囊、皮脂腺及表皮。属于中医“肺风粉刺”范畴。本病多见于青年,男多于女,损害好发于面颊、额部、颏部和鼻颊沟等多脂区,其次是胸部、背部及肩部。初起为粉刺,有白头粉刺与黑头粉刺两种,内含角质及皮脂。白头粉刺亦称闭合性粉刺,为皮色丘疹,针头大小,毛囊开口不明显,不易挤出脂栓。黑头粉刺亦称开放性粉刺,丘疹中央为扩大的毛孔,脂栓阻塞于毛囊口,用手挤压,可见有顶部黑色而体部呈黄色半透明脂栓排出,因顶部暴露在皮肤表面,皮脂氧化及灰尘影响,形成黑头,故而称为黑头粉刺。粉刺中除了有皮脂氧化及角质脱落碎屑,同时还包含多个炭化的毛发。病程慢性,时轻时重,女性常在月经前呈周期性加重。本病有自限性。绝大多数患者青春期后逐渐减轻,以致消失。本病常见于17~18岁的青年,亦有早至10~13岁,迟至青春期以后或成人发病的。男多于女。损害好发于面颊、额部、颏部和鼻颊沟,其次为背部及上胸部。眶周皮肤从不累及。祖国医学认为多由于肺经风热,或肺胃积热,外感邪毒,血热郁滞肌肤而致。西医认为本病是由于青春期体内雄性激素分泌增多,使皮脂腺分泌亢进,皮脂形成粉刺,毛囊及粉刺内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引起毛囊周围炎,形成炎性面疹或脓疱。近年来,由于化妆品和城市空气污染,痤疮的发病人群范围亦有所增加。

锦香草:本品为野牡丹科锦香草属植物锦香草Phyllagathis caualeriei(Levl.et van.)Guill.[Allomorphia caualerieiLevl. Et van.]的全草或根。春、夏季采收全草,根全年均可采,均洗净,切碎晒干。【性味】味苦;辛;性寒。【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利湿。主热毒血痢;湿热带下;月经不调;血热崩漏;肠热痔血;小儿阴囊肿大。【原植物形态】草本,高10-15cm。茎直立或匍匐,逐节生很,近肉质,密被长粗毛,四棱形,通常不分枝。叶对生;叶柄长1.5-9cm,密被长粗毛;叶片纸质,广卵形、广椭圆形或圆形,先端广急尖至近圆形,基部心形,长6-16cm,宽4.5-14cm,两面绿色或有时背面紫红色,表面被疏糙伏毛状长粗毛,背面仅基出脉及侧脉被平展的长粗毛;基出脉7-9,表面脉平整,背面脉隆起。伞形花序,顶生,总花梗长4-17cm,被长粗毛,稀几无毛;苞片倒卵形或近侧披针形,被粗毛,通常仅有4枚,长约1cm,或更长;花梗与花萼均被糠秕;花萼漏斗状四棱形,裂片广卵形;花瓣粉红色至紫色,上部略偏斜,先端急尖;雄蕊4,近等长,花药基部具小瘤或不明显,药隔下延呈短距;子房杯形,先端具冠。蒴果,先端冠4裂,伸出宿存萼,宿存萼具8纵肋,果梗伸长,被糠秕。花期6-8月,果期7-9月。收载于中药大辞典。

镰叶瘤足蕨:为瘤足蕨科瘤足蕨属植物镰叶瘤足蕨Plagiogyria rankanensis Hayata[P.distinctissima Ching;P.adnata Bedd.]的全草或根茎。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性味】辛;凉。【归经】入膀胱、肺、肝三经。【功能主治】发表清热;祛风止痒;透疹。主流行性感冒;麻疹;皮肤瘙痒;血崩;扭伤。【原植物形态】 植株高30-45cm。具直立或斜升的根茎。叶簇生,二型;营养叶柄长14-18cm,基部三棱形,有1-2对气囊体,向上略呈三棱形或半圆形;叶片狭长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7-25cm,基部宽8-11cm,一回羽状分裂;羽片纸质,15-20对,互生,长4-6cm,宽8-13mm,上下面均为绿色,渐尖头,向上微弯呈镰状披针形,基部不对称,上侧沿叶轴上延,下侧圆形,边缘近全缘或有齿;叶脉羽状,侧脉单一或二叉状。孢子叶叶柄长30-40cm;叶片一回羽状,长14-22cm,宽4-6cm;羽片15-25对,极度收缩呈线形,长5-7cm,宽2-3mm;侧脉通常二叉,伸至叶边1/2处。孢子囊生于小脉顶部,成熟时布满羽片下面。收载于中药大辞典。

商陆皂苷A(Phytolaccasaponin A):CAS号65497-07-6,分子式C42H66O16,分子量826.96。【生物活性】抗炎活性。【成分来源】商陆 Phytolacca esculenta [Syn. Phytolacca acinosa]。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昊雨青田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昊雨青田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32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