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报警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32139.7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85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井雪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安云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8B25/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康正德;孙晓芳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报警 方法 装置 移动 终端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报警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其中报警方法包括:移动终端检测到用户在移动终端的指纹输入部上的指纹手势;移动终端根据预先设置的指纹手势与报警操作的对应关系,判断检测到的指纹手势是否为报警操作;在判断检测到的指纹手势为报警操作的情况下,禁止点亮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获取与检测到的指纹手势对应的报警操作;移动终端按照对应的报警操作,执行相应的报警处理。通过本发明,可以提高用户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及互联网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报警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在现有环境中,为了保证特殊人群,例如,儿童和老人的安全,通常会为这类特殊人群配置手机或具有通话及定位功能的智能手表等移动终端,以方便联系或定位。
在现有技术中,这些移动终端一般都具备报警功能。目前,大多数移动终端的报警操作一般是通过按压一个物理按键点亮屏幕,然后进行拨号(家属的电话号码或110或其它急救号码如120等),即使某些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快捷键来进行报警,其实现方式也仅限于通过按键拉起拨号界面来拨打号码。
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在执行报警功能时,都需要点亮屏幕,在很多场景下,比如抢劫等情况,很容易被不法人员发现,进而导致报警被破坏,或者给受害人员带来人身和财产的伤害。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报警方案。
依据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报警方法,包括:移动终端检测到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指纹输入部上的指纹手势;所述移动终端根据预先设置的指纹手势与报警操作的对应关系,判断检测到的所述指纹手势是否为报警操作;在判断检测到的所述指纹手势为报警操作的情况下,禁止点亮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获取与检测到的所述指纹手势对应的报警操作;所述移动终端按照所述对应的报警操作,执行相应的报警处理。
可选地,在执行相应的报警处理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所述移动终端采集用户在所述指纹输入部输入的第一指纹信息;所述移动终端判断采集到的所述第一指纹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指纹信息匹配的百分率是否大于预设值,如果是,则触发所述执行相应的报警处理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采集用户在所述指纹输入部输入的指纹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终端在检测到所述指纹手势的同时,采集用户在所述指纹输入部输入的第一指纹信息。
可选地,所述指纹手势包括:在所述指纹输入部连续点击N次,其中,点击的频率小于预设值,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所述移动终端判断采集到的所述第一指纹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指纹信息匹配的百分率是否大于预设值,包括: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N次点击中,每次点击所述指纹输入部时采集到的第一指纹信息与所述预先的指纹信息匹配的百分率均大于预设值;或者,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N次点击中,n次点击所述指纹输入部时采集到的第一指纹信息与所述预先的指纹信息匹配的百分率均大于预设值,其中,n为小于N大于等于1的整数。
可选地,所述预设值的取值范围为20%~50%。
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采集用户在所述指纹输入部输入的第一指纹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终端在检测到所述指纹手势之后,采集用户在所述指纹输入部输入的第一指纹信息。
可选地,在执行相应的报警处理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所述移动终端判断在检测到所述指纹手势的预定时间内是否接收到报警取消操作,在判断没有接收到报警取消操作的情况下,执行所述相应的报警处理。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在判断接收到报警取消操作的情况下,所述移动终端检测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指纹输入部上输入的第二指纹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指纹信息,确定当前用户为所述移动终端的合法使用用户,禁止执行与所述对应的报警操作对应的报警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安云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安云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21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