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鲜叶的清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31477.9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2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蒋子祥;邓顺权;周俊;何远军;梁金波;戴居会;肖英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施亲稀源硒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3/02 | 分类号: | B08B3/02;A01G2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4 | 代理人: | 张炳楠 |
地址: | 445012 湖北省恩施土***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洗 茶叶鲜叶 鲜叶 清洗过程 茶树 摘取 红梗红叶 节能环保 品质问题 清洗用水 含尘量 清洁物 附着 落下 取水 叶面 叶片 采摘 浇灌 茶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叶鲜叶的清洗方法,所述清洗方法是在茶叶鲜叶摘取前对其进行清洗,所述清洗过程为:一种茶叶鲜叶的清洗方法,在茶叶鲜叶摘取前对其进行清洗,所述清洗过程为:取水,对茶树上的茶叶鲜叶进行清洗,清洗鲜叶上的叶片附着物质,清洗完毕后,待鲜叶上的水干燥后即完成清洗。清洗后的茶叶鲜叶表面的含尘量≤0.05wt%,鲜叶表面的水含量≤0.1wt%。所述的清洗可以将茶叶鲜叶上的有害物清除干净,提高了茶叶的安全性,同时也避免了采摘后清洗带来的因鲜叶水分含量太高导致的加工过程产生的红梗红叶等品质问题。所述的清洗用水,不仅可以除去叶面变得不清洁物,其滴落下来的水分还可以浇灌茶树,实现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鲜叶的清洗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茶叶的种类也有很有种,比如白茶、红茶、绿茶、黑茶等。茶叶好喝,固然对其制备工艺有很大考究。
众所周知,茶叶的生产工艺要经历如下几个过程:采摘、晒青(或加温萎凋)、凉青、摇青(做青)、晾青、炒青、揉捻、复炒、复揉、烘干等工序,才能制备出好茶。传统制茶工艺中,对于采摘的茶叶鲜叶,直接进行晒青处理,这样会尽可能地保鲜,保留茶叶最原始的味道,所制备得到的茶叶也具有较好的口感。但是随着现在环境的污染日益加剧,直接将采摘后的鲜叶进行加工,在鲜叶表面沉积的农药、粉尘等有害物质,不仅会影响茶叶的质量,长时间食用这类茶叶,对人体健康也会造成巨大影响。
因此,在制茶工业前,对新鲜的茶叶进行清洗,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过程。但在现有技术中,已经有对于茶叶鲜叶清洗的报道,其一般是将采摘后的茶叶鲜叶用浸泡洗涤或喷淋式洗涤的方式,对其进行清洗,然后再对其进行通风等操作,脱除茶叶鲜叶表面的水分的过程。此方法,虽然能出去茶叶鲜叶表面的有害物质,但是,对茶叶鲜叶中的有益元素容易造成流失,且清洗过程,工程巨大,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叶鲜叶的清洗方法,所述方法可以有效地出去沉落在茶叶鲜叶表面的农药、粉尘、泥土等有害物质,提高茶叶产品的卫生指标。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茶叶鲜叶的清洗方法,在茶叶鲜叶摘取前对其进行清洗,所述清洗过程为:取水,对茶树上的茶叶鲜叶进行清洗,清洗鲜叶上的叶片附着物质,清洗完毕后,待鲜叶上的水干燥后即完成清洗。
根据本发明,在所述的清洗方法中,滴落下来的水分还可以浇灌茶。
根据本发明,可以直接摘取清洗并干燥后的茶叶鲜叶。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水为可饮用的水,优选为山泉水或饮用水。
根据本发明,所述清洗可以是采用喷雾器进行清洗。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对茶树上的茶叶鲜叶用喷雾器进行清洗,以200~500L(水)/亩(茶树)为标准。
优选地,所述的对茶树上的茶叶鲜叶用喷雾器进行清洗,以300L(水)/亩(茶树)为标准。
根据本发明,所述喷雾器为普通手摇式喷雾器、电动高压喷雾器、太阳能喷雾器等等。
优选地,所述喷雾器为电动高压喷雾器。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用高压喷雾器的操作压力大于等于11公斤压力。
优选地,所述的用高压喷雾器的操作压力大于等于15公斤压力。
根据本发明,清洗后的茶叶鲜叶表面的含尘量≤0.05wt%。
根据本发明,清洗后的茶叶鲜叶表面的水含量≤0.1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施亲稀源硒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恩施亲稀源硒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14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