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净化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9570.6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2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陈英文;周楠楠;祝社民;沈树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889 | 分类号: | B01J23/889;B01J38/00;B01J20/20;B01J20/30;C02F1/28;C02F1/72;C02F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袁正英 |
地址: | 2118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 净化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催化净化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以活性炭负载的锰砂颗粒为材料基本骨架,混合金属氧化物为活性组分负载在骨架最外层;其中基本骨架上活性炭的负载量为使该骨架比表面积达到3000~4000m2/g;混合金属氧化物中铁和铜金属氧化物为主活性组分,SnO2和Sb2O3为助活性组分;锰砂骨架上混合金属氧化物负载总量占骨架质量的10%~30%;催化材料粒径为0.225~0.55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净化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炭为木质粉末活性炭或果壳粉末活性炭;其表观密度为0.45~0.55g/mL,粒径在0.075~0.105mm;所述的锰砂颗粒的粒径为0.150~0.3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净化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活性组分Fe3O4和CuO的负载质量比为(1~3):1;助活性组分SnO2和Sb2O3的负载质量比为(1~3):1;助活性组分的负载质量占总活性组分负载量的1%~10%。
4.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净化复合材料的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1)将锰砂颗粒在酸溶液中间歇搅拌煮沸,待冷却后过滤,用蒸馏水冲洗至中性,将其干燥后冷却待用;
(2)将冷却的粉末活性炭分散于酸溶液中置于水浴中搅拌活化后,过滤后冲洗,干燥箱中烘干;
(3)配制摩尔浓度为0.1~0.5mol/L的碱溶液,将(2)中活化后的粉末活性炭按固液质量体积比g/L为(10~50):1投入该碱溶液中,制成活性炭胶体溶液;
(4)将预处理后的锰砂颗粒浸渍在上述活性炭胶体溶液中,锰砂-活性炭胶体溶液浸渍的固-液质量体积比g/L为(10~50):1,陈化2~3小时,过滤,再在保护气氛围下进行500℃~800℃高温焙烧,焙烧处理2~4小时,得到粉末活性炭负载的锰砂颗粒,使锰砂-活性炭骨架比表面积达到3000~4000m2/g;
(5)用蒸馏水分别配制相同质量浓度为1~10g/L的Fe3O4、CuO、SnO2和Sb2O3溶液,取体积比为(1~3):1的Fe3O4、CuO溶液混合,此为混合金属氧化物溶液A;取体积比为(1~3):1的SnO2、Sb2O3溶液混合,此为混合金属氧化物溶液B;将溶液A与溶液B按体积比为100:(1~10)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溶液C;
(6)将(4)中负载活性炭后的锰砂骨架再次浸渍于上述混合溶液C中12~24小时,其中浸渍时固液质量体积比g/L为(20~50):1,经过滤后,在保护气氛围下进行二次高温焙烧处理,500℃~800℃下焙烧2~4小时;
(7)重复步骤(6),使Fe3O4、CuO、SnO2和Sb2O3的总负载量达到负载前锰砂-活性炭骨架质量的10%~30%时停止浸渍焙烧;制得粒径为0.225~0.550mm的催化净化复合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酸溶液为质量浓度为10%~20%的硝酸溶液;锰砂颗粒与酸溶液的固液体积比g/L为(10~50):1;煮沸时间为2~4小时;于鼓风干燥箱中的干燥温度为200℃~400℃,干燥时间为2~4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酸溶液为质量浓度为1%~10%的醋酸溶液;粉末活性炭与醋酸溶液的质量体积比g/L为(10~20):1;水浴活化温度为80~100℃,活化时间为3~5小时,搅拌转速为200~400r/min;于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干燥温度为200℃~400℃,干燥时间为2~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957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