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动力汽车电驱动系统可靠性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5423.1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71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程小强;熊春英;刘淑英;段龙扬;程教育;张俊;李声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31/387;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11201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33000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动力 汽车 驱动 系统 可靠性 性能 测试 方法 装置 | ||
混合动力汽车电驱动系统可靠性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控制汽车在预设的路线上按照预设的行驶计划进行行驶试验,所述预设的道路设置有多个检测点,所述行驶计划包括与每个所述检测点一一对应的行驶参数,所述行驶参数包括速度和加速度;当所述汽车行驶到预设的检测点时,获取所述检测点检测的所述汽车的行驶参数;当当前的检测点检测的行驶参数与所述行驶计划中当前的检测点对应的行驶参数不同时,调整所述汽车的行驶参数;检测所述汽车的性能参数值,当所述性能参数值低于标准的性能参数值时,所述汽车电驱动系统可靠性性能不合格。本发明能够在有限的测试时间内,快速和全面的检测混合动力汽车电驱动系统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电驱动系统可靠性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环保和节能的双重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成为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由于车用电池还存在“充电时间长”、“能量密度低”、“制造成本高”等诸多问题,纯电汽车(EV)发展受到严重限制。插电式混动汽车(PHEV)兼顾了纯电动汽车和传统能源汽车的优点,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发展方向。混动汽车电驱动系统是整车功能非常关键的部分,可靠性又是系统实现功能的最基本属性,所以如何实对电驱动系统的可靠性全覆盖验证非常重要。目前,国内对混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可靠性验证常用的方法:
(1)供应商零部件级台架试验验证,没有单独的整车级可靠性验证。该方法缺少整车级验证,电驱动系统匹配设计可靠性验证严重不足。
(2)电驱动系统与燃油驱动系统打包一起用燃油试验方法进行验证,没有专项试验。由于车用电池充电时间太长,而项目开发总试验验证时间有限,所以电驱动系统的可靠性验证里程严重不足,不能覆盖客户使用。
(3)有专项试验,但是仅选定试验路线,由驾驶员根据道路状况及日常驾驶习惯进行电驱动系统可靠性验证。由于驾驶员习惯各异,所以该方法对电驱动系统考核有严重的随机性,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的用户往往习惯迥异,所以通过该方法考核的系统可靠性不稳健,存在很高的售后风险。
现有的可靠性验证缺乏整车验证、且验证不全面,存在很高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混合动力汽车电驱动系统可靠性性能测试缺乏整车验证和验证不全面的问题,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电驱动系统可靠性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电驱动系统可靠性性能测试方法,包括步骤:
控制汽车在预设的路线上按照预设的行驶计划进行行驶试验,所述预设的道路设置有多个检测点,所述行驶计划包括与每个所述检测点一一对应的行驶参数,所述行驶参数包括速度和加速度;
当所述汽车行驶到预设的检测点时,获取所述检测点检测的所述汽车的行驶参数;
当当前的检测点检测的行驶参数与所述行驶计划中当前的检测点对应的行驶参数不同时,调整所述汽车的行驶参数;
检测所述汽车的性能参数值,当所述性能参数值低于标准的性能参数值时,所述汽车电驱动系统可靠性性能不合格,所述性能参数值包括续航里程和电池的容量和放电功率。
上述混合动力汽车电驱动系统可靠性性能测试方法,其中,所述行驶计划包括:城市行驶计划、低速行驶计划、中速行驶计划和高速行驶计划;
所述控制汽车在预设的道路上按照预设的行驶计划进行行驶试验的步骤包括:
控制汽车在预设的城市行驶计划进行行驶试验,所述城市行驶计划包括多个制动行驶过程,每个所述制动行驶过程的行驶速度低于20m/s,加速度为-5~0m/s2,所述制动行驶过程的总数量不低于10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54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