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半番鸭白羽率及等级的选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1107.7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93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郑嫩珠;辛清武;缪中纬;朱志明;李丽;陈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陈彩芳 |
地址: | 350013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半番鸭白羽率 等级 选育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半番鸭白羽率及等级的选育方法,主要利用正反交、自交、继代选择法来对半番鸭父、母本进行系统选育,本发明方法可高效系统地提高半番鸭白羽率和白羽等级(A级),全面提升半番鸭的白羽质量,为市场提供质优、上乘的羽绒和洁白美观的胴体,提升半番鸭市场竞争力和养殖效益,有利于促进白羽半番鸭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半番鸭白羽率及等级的选育方法,属于畜牧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半番鸭生产是福建省特色优势产业,年供苗量1亿只以上,年出栏6000万只以上,是福建省市场的当家肉用鸭种。羽色是半番鸭重要的经济性状之一。传统的半番鸭羽色黑麻,屠宰后屠体表面留有黑色针羽,严重影响胴体的外观和产品销路,难以适应现代产业化生产的要求。而白羽半番鸭不仅其白色羽毛是轻纺工业的珍贵原料,经济价值高;而且屠宰后胴体洁白美观,品质优,既可作为优质肉鸭,也可作为加工板鸭、卤鸭、酱鸭等的上乘原料,适于集约化生产加工。因此,不断改良半番鸭羽色这一经济性状,提高半番鸭白羽率是生产的迫切任务,是推动半番鸭产业向高层次发展的需求。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20世纪90年代就致力于白羽半番鸭羽色的相关研究,通过研究揭示了控制半番鸭的羽色表型主要在于母本,由此确定了半番鸭羽色选育路线,并先后利用合成系(北京鸭*蛋鸭)、闽农白鸭、北京鸭为母本育种素材,选育出中型、小型和大型白羽半番鸭母本的专门化品系,其后代半番鸭白羽率A-C级高达99%,其中A级(全白羽半番鸭)约占12%、B级(全身白羽,头黑点半番鸭)约占67%、C级(头黑斑,背黑点或黑斑半番鸭)约占20%。
虽然半番鸭白羽率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半番鸭白羽等级并不高,目前市场上生产的白羽半番鸭主要以头黑点或黑斑为主,全白羽半番鸭比率(A级)很低,仅占10%左右。即使继续对白羽半番鸭母本进行选育,全白羽半番鸭比率的提高也是相当有限的。
本发明可以克服上述缺点或不足,经过系统的对半番鸭羽色表型遗传规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白羽半番鸭率得到明显提高,特别是全白羽率(A级)的提高,除了与母本相关外,与父本番鸭也密切相关。因此,为系统提高半番鸭全白羽率,我们均需对半番鸭父、母本进行选择和培育。利用正、反交法对母本核心群公母种鸭进行测定和选择;同时,利用自交和继代选择法对父本白番鸭进行世代选育。通过对父、母本种鸭进行系统的选育,可有效加快半番鸭全白羽率的提高,全面提升半番鸭的白羽质量,为市场提供质优、上乘的羽绒和洁白美观的胴体,提升半番鸭的市场竞争力和养殖效益,有利于促进白羽半番鸭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提供一种系统高效地提高半番鸭白羽率和白羽等级的方法,本发明主要利用正反交、自交、继代选择法来对半番鸭父、母本进行系统选育,有效加快半番鸭白羽率和白羽等级的选择进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白羽半番鸭父系(全白羽番鸭)的选育
产蛋高峰期从生产群中选出发育良好、体型外貌符合本品种特征的全白羽母番鸭与全白羽公番鸭组成育种基础群,组建家系,自然交配,按家系收集种蛋孵化,出雏时根据羽色判别并挑选出羽色全白且头部无黑点的公母健雏,戴上家系号,组成新世代核心群;10周龄称重,选择大于或等于群体平均值体重且全白羽的个体留种,继续培育。至高峰期选出发育良好、体型外貌符合本品种特征的全白羽母番鸭与全白羽公番鸭组成育种核心群,繁殖新世代。这样逐代测定、选择、繁殖,循环进行,经过3-4个世代的选择,培育出群体均匀整齐、后代半番鸭全白羽率高、生长速度快的白羽半番鸭父系。
(2)白羽半番鸭母本家鸭的选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11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