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颜色识别的人体特征标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17890.X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0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褚智威;杨少毅;陆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蒜泥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55 | 分类号: | G06T7/55;G06T7/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颜色 识别 人体 特征 标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扫描仪的特征点标记方法,具体用于补充人体特征点。
背景技术
目前人体特征点的方法只能标记出大致的位置,即只能给出标记点的大致区域;“特征点”指的是人体结构上的“关键点”,譬如,骨骼关节、额头、腹部等。目前存在的方法都是在2维图像上检测这些关键点的位置,目的是在2维图像上,给出某些部位的大致位置。
现有技术中,扫描(拍照)后的二维图像中标记人体特征不能准确地映射到3维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颜色识别的人体特征标记方法,其能够便捷的增加人体特征点,有利于图像采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颜色识别的人体特征标记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制定无重复的颜色组合的编码方案及制作使用该编码方案的佩戴装置;具体实施步骤为:
S1:选定用于编码的颜色;
S2:将以上选定的颜色两两组合作为一个颜色编码;
S3:将所述颜色编码制作成可穿戴的颜色编码装置,佩戴在人体需要标记的部位;
(2)为需要标记的人体特征点部位佩戴颜色编码装置:
(3)使用单个或者多个已标定的相机,多个视角拍摄人体图像:
对于单个相机,围绕人体移动相机拍摄图像;
对于多个相机,将多个相机架设在人体周围,同步拍摄图像;
(4)分别从多视角人体图像中检测颜色标记码的位置;
根据图像特征检出标记码在位置,用一个矩形框将该区域框住;
(5)根据制定的颜色编码组合识别每个检测到的颜色标记的标记码及其准确的位置;
利用具有相同标记码及其对应的图像坐标位置,结合对应相机的标定信息,重建该标记码在三维空间中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1中的用于编码的颜色包含基于RGB的白色、黑色、红色、绿色、蓝色。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编码装置为通过卡带或者粘贴固定在人体需要标记的部位的装置;所述编码装置包含用于可拆卸的固定印制有颜色编码的显示平板上;所述颜色编码中包含有用于填充颜色的图案,所述图案为矩形图案或者圆形图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需要标记的人体特征点部位包含手腕、手肘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5)的根据图像特征为HoG或者SIFT特征。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1、成本低,用于制作编码装置原材料可以轻松获得;
2、使用方便,用户的佩戴和拆去过程非常简便;
3、编码灵活,可以根据需求定制编码方案,通过多种颜色的组合可以制定出更多的编码数量。
4、便于图像检测,具有比较显著的图像特征。将彩色的RGB颜色空间转化HSV颜色空间中更有利于各种不同颜色的区分,使得不同颜色变换的位置具有很明显的差异,如此更有利于颜色区块位置确定,从而根据颜色区块的组合来得到该标记码的编码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卡带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卡带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标记码的分布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单个相机采集人体图像信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多个相机采集人体图像信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颜色识别的人体特征标记方法,主要步骤有:
(1)制定无重复的颜色组合的编码方案及制作使用该编码方案的佩戴装置;
具体实施步骤为:
S1选定用于编码的颜色,白色(255,255,255),黑色(0,0,0),红色(255,0,0),绿色(0,255,0),蓝色(0,0,255)等;括号内部为基于RGB三原色的色值;
S2将以上选定的颜色两两组合作为一个颜色编码;
S3制作成特定的可穿戴的颜色编码装置,编码装置可以通过卡带或者粘贴固定在人体需要标记的部位;图1和图2是我们基于颜色编码设计方形和圆形的卡带标记体的设计示意图;
(2)为需要标记的人体特征点部位(如手腕、手肘等位置)佩戴颜色编码装置:
(3)使用单个或者多个已标定的相机,多个视角拍摄人体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蒜泥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蒜泥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78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