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质免烧再生石砂砖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12386.0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7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范杰;邓思捷;张挣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8/12;C04B18/02;C04B22/06;B28B3/00;C04B111/4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刘艳 |
地址: | 550003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质免烧 再生 石砂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砖砌块,尤其涉及一种轻质免烧再生石砂砖及其制备方法,具体的说它是以开山凿石过程中产生的细砂状物质为骨料加以一定量的石灰、陶粒、水泥和适量的水制备而成的再生、轻质、免烧型环保实心砖。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推进,随之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废弃物与工业废渣,这些建筑垃圾需要大量的土地来进行堆放和填埋,不但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而且伴随着产生各类环境污染及社会公害。与此同时,我国还面临着建筑资源需求量快速增长以及建筑材料日益匮乏等一系列问题。
目前,我国民用建筑中七成以上的建筑材料用于墙体,并且大多数的墙材均采用普通烧结粘土砖砌筑而成,这些粘土砖的制备过程需消耗大量的土壤资源以及标准煤资源等,而且在粘土砖的烧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害气体,这违背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绿色建筑方针政策要求。
现阶段建筑业采用的混凝土中粗骨料大部分为开山凿石过程形成的碎石。在碎石的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带来大量的细粉状微小颗粒,这些微小颗粒不但需要大量的土地来进行堆放,还可能会造成农田污染、水土流失。对于这些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生产再生混凝土、再生砌块、再生砖等,可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基于以上问题考虑,提供了一种轻质免烧再生石砂砖的配比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生产的再生石砂砖不但强度达到国家规定的7.5Mpa以上,并且还具备质量轻、保温效果好、环保节能等优点,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轻质免烧再生石砂砖,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石砂42-56份,硅酸盐水泥12-18份,石灰3-6份,粉煤灰陶粒18-24份,水9-14份。
进一步的,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石砂48份,硅酸盐水泥16份,石灰5份,粉煤灰陶粒21份,水10份。
进一步的,所述石砂是来源于开山凿石过程中产生的砂状物质,经晾晒、筛分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石砂颗粒粒径小于4.5mm,表观密度约为2400kg/cm3。
进一步的,所述石灰中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大于85%,细度小于300m2/kg,石灰掺入其中,可形成良好的碱性环境,用于激发石砂活性,使其能够产生一定量的凝胶态物质,从而提升再生砖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粉煤灰陶粒的粒径为5-10mm,表观密度约为820kg/cm3,粉煤灰陶粒质量较轻,一方面可以减轻再生砖质量,另一方面还可以与石砂在碱性环境下结合,形成二次水化产物。
一种轻质免烧再生石砂砖及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将开山凿石过程产生的细砂状颗粒晾晒2-3天,使其孔隙中水份去除;
(2)将步骤(1)所得集料进行筛分,获得石砂骨料;
(3)将步骤(2)所得石砂与粉煤灰陶粒、水泥置于搅拌机中预搅拌30s,后按比例加入石灰粉与水进行再次搅拌3min,确保各组分分布均匀;
(4)将步骤(4)过程制备的集料装入压实模具中,并采用15MPa的压力进行压实成型;
(5)在试件成型一天后拆模码垛进行养护,且前7d进行人工浇水养护,之后21d进行自然养护,共养护28d。
其中,步骤(1)所述的石砂筛分过程中采用的工具为尺寸为4.5mm的方孔筛,最终筛分获得的石砂为颗粒粒径小于4.5mm的连续级配集料;步骤(4)所述的压实模具尺寸为240mm×115mm×53mm(标准砖尺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石砂作为再生骨料使用制备再生砖,一方面可以降低砖砌体造价、节约堆放用地,另一方面在碱性条件下,石砂内部活性可受到激发,并产生一定量的凝胶态物质(充当部分水泥的作用),从而提升再生砖性能;
2、颗粒的比表面积越大,其内部活性越高,更容易在碱性条件下受到激发,选用粒径小于4.5mm的石砂作为再生免烧砖的原材料正是基于这一方面考虑;
3、石灰掺入其中,可形成良好的碱性环境,用于激发石砂内部活性,使其能够产生一定量的凝胶态物质,从而提升再生砖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理工学院,未经贵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23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免蒸养工艺大管桩用混凝土
- 下一篇:一种手摔式早强抗渗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