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变速箱选挡定位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07648.4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9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徐顺;李青章;司志明;何果;倪冬;韩彦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江怀勤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变速箱 定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变速箱选挡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选挡定位机构普遍为双弹簧回位机构,其主要依靠两个弹簧的弹簧力来保证选挡回位的功能。如图1至图3所示,选挡定位机构包括:壳体1'、换挡轴2'、左选挡块3'、左挡块4'、右选挡块5'、右挡块6'、外弹簧7'和内弹簧8',其中,左选挡块3'和右选挡块5'套设在换挡轴2'上,左挡块4'和右挡块6'固定在换挡轴2'上,左挡块4'与左选挡块3'的左侧抵接,右挡块6'与右选挡块5'的右侧抵接。外弹簧7'的一端套设在左选挡块3'上,另一端与壳体1'抵接;内弹簧8'的一端套设在左选挡块3'上,另一端套设在右选挡块5'上。如图1所示,空挡位置时,外弹簧7'和内弹簧8'处于初始状态,均存在一定的预紧力。如图2所示,左选时,换挡轴2'向左移动,通过右挡块6'带动右选挡块5'移动,同时内弹簧8'压缩,当左挡块4'移动到壳体1'时,左选挡过程结束;如图3所示,右选时,换挡轴2'向右移动,通过左挡块4'带动左选挡块3'移动,同时外弹簧7'压缩,当左选挡块3'移动到壳体1'时,右选挡过程结束。现有技术中的选挡定位机构结构较为复杂,通过外弹簧7'和内弹簧8'来保证空挡位置及选挡回位特性功能的实现,配合精度要求较高,导致可靠性差;对弹簧的设计要求较高,成本较高;所需安装空间较大,不利于小型化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变速箱选挡定位机构,解决选挡定位机构结构复杂、可靠性差、安装空间大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变速箱选挡定位机构,包括壳体、换挡拨头和换挡轴,所述换挡拨头与所述换挡轴固定连接,其中,还包括:
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定位销的端部设有接触头,所述接触头可沿所述定位销轴向运动;
选挡块,所述选挡块与所述换挡轴固定连接,所述选挡块设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呈V形,所述导向面设有多个导向环槽,所述接触头与所述导向环槽滑动配合;
选挡操作时,当所述换挡轴沿轴向移动,所述接触头沿所述导向面向上或者向下滑动,直至到达需要的所述导向环槽,实现选挡定位功能;当所述换挡轴沿轴向转动时,所述接触头沿所述导向环槽滑动,实现选挡定位功能。
优选地,所述导向面的最底部设有所述导向环槽。
优选地,相邻所述导向环槽通过不同直径的弧面连接。
优选地,所述弧面的圆心与所述换挡轴的圆形重合。
优选地,所述定位销设有阻力弹簧。
优选地,所述接触头呈球状。
优选地,所述导向凹槽的底面为弧面。
优选地,所述选挡块套设在所述换挡轴上,所述换挡块和所述换挡拨头通过开口销进行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变速箱选挡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在壳体上的定位销和固定在换挡轴上的选挡块,定位销的端部设有可轴向移动的接触头,选挡块上设有导向面,导向面呈V形,导向面设有多个导向环槽。选挡操作时,当换挡轴沿轴向移动,接触头沿导向面向上或者向下滑动,直至到达需要的导向环槽,实现选挡定位功能;当换挡轴沿轴向转动时,接触头沿导向环槽滑动,实现选挡定位功能。使用定位销和选挡块实现选挡定位功能,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节省安装空间;换挡定位可靠,提高了换挡定位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选挡定位机构在空挡时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选挡定位机构在左选挡时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提供的选挡定位机构在右选挡时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变速箱选挡定位机构的示意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变速箱选挡定位机构的主视图;
图6选挡块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壳体、2'-换挡轴、3'-左选挡块、4'-左挡块、5'-右选挡块、6'-右挡块、7'-外弹簧、8'-内弹簧、1-换挡拨头、2-换挡轴、3-定位销、31-接触头、4-选挡块、41-导向面、411-导向环槽、5-开口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76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速箱变矩器壳体
- 下一篇:一种双离合变速器起步扭矩控制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