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斜接特征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7386.1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1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沙胜义;张海亮;燕冰川;冯庆善;陈朋超;项小强;贾光明;李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22 | 分类号: | G01B21/22;G01B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董亚军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特征 确定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斜接特征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属于管道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管道几何信号,该管道几何信号是由几何内检测器穿过管道内部时,通过多个测量通道,测量管道内壁圆周上的多个位置得到;从管道几何信号中确定正常信号段和异常信号段,正常信号段为对管道中不存在斜接的管道段进行测量得到,异常信号段为对管道中存在斜接的管道段进行测量得到;基于正常信号段和异常信号段,确定管道中存在斜接的管道段的管道斜接特征。在本发明中,由于几何内检测器可以自动的穿过管道内部测量得到几何信号,且几何信号的精度较高,因此,根据该几何信号确定管道斜接特征不但省时省力,而且由此得到的斜接角度和斜接轴向长度的精度也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道斜接特征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气开发的过程中,开采出来的石油或者天然气会通过管道进行运输。通常,运输油气的管道是由多段管道连接而成。其中,在线路弯曲处,由于地势不平或者施工人员违规操作,通过环焊缝的形式对管道进行组对焊接,容易造成两段管道的轴线不在一条直线上,且进行焊接的两个端面之间存在一定的角度偏差,通常将这种现象称为斜接,通过管道斜接特征进行表征。
其中,管道斜接特征包括斜接角度和斜接轴向长度,斜接角度为焊接的两段管道中任一管道的轴线与不存在斜接的管道段的轴线之间的夹角,斜接轴向长度为焊接的两段管道上环焊缝处斜接变化区域的轴向长度。如图1A所示,图1A中管道1和管道2在焊接时轴线不在一条直线上,第一管道1或第二管道2与不存在斜接的管道段3的水平轴线之间的夹角θ为斜接角度,管道1和管道2上环焊缝处斜接变化区域的轴向长度h为斜接轴向长度。目前,对于正在服役的管道,可以采用非开挖的几何内检测技术识别存在斜接的管道段,之后,将存在斜接的管道段进行现场开挖;最后,对开挖后裸露的管道,采用常规的直尺、角度尺等测量工具测量该斜接角度和斜接轴向长度。
然而,对存在斜接的管道段进行现场开挖耗时耗力,非常不方便。而且,由于管道表面为曲面,且长期埋于地下,表面质量较差,因此,采用常规的测量工具测量斜接角度和斜接轴向长度,测量精度较低,而由此测量数据得到的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也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道斜接特征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管道斜接特征的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管道几何信号,所述管道几何信号是由几何内检测器穿过管道内部时,通过多个测量通道,测量所述管道内壁圆周上的多个位置得到;
从所述管道几何信号中确定正常信号段和异常信号段,所述正常信号段为对所述管道中不存在斜接的管道段进行测量得到,所述异常信号段为对所述管道中存在斜接的管道段进行测量得到;
基于所述正常信号段和所述异常信号段,确定所述管道中存在斜接的管道段的管道斜接特征,所述管道斜接特征包括斜接角度和斜接轴向长度,所述斜接角度为所述存在斜接的管道段的轴线与所述不存在斜接的管道段的轴线之间的夹角,所述斜接轴向长度为所述存在斜接的管道段上斜接变化区域的轴向长度。
可选地,将所述管道几何信号中,信号幅值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的信号段确定为正常信号段;
将所述管道几何信号中,与所述正常信号段的信号幅值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信号段确定为异常信号段。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正常信号段和所述异常信号段,确定所述管道中存在斜接的管道段的管道斜接特征,包括:
将所述异常信号段的最大信号幅值与所述正常信号段的最大信号幅值之间的差值确定为第一斜接偏离高度,将所述异常信号段的最小信号幅值与所述正常信号段的最小信号幅值之间的差值确定为第二斜接偏离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73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