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刺槐素-7-O-葡萄糖醛酸苷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7192.1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21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春;袁勇;邢建国;王晓义;陈卫军;李静;秦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7048 | 分类号: | A61K31/7048;A61P9/10;A61P29/00;A61P9/00;A61P9/12;A61P1/08;A61P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832008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刺槐 葡萄 糖醛酸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刺槐素‑7‑O‑葡萄糖醛酸苷的用途。该化合物有心肌保护作用活性,因此刺槐素‑7‑O‑葡萄糖醛酸苷能作为心肌保护作用先导化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刺槐素-7-O-葡萄糖醛酸苷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是指在短期心肌血供间断一定时间内恢复血供,原缺血心肌在代谢、结构、功能等方面发生较血供恢复前更严重甚至不可逆的。目前,在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过程中,MIRI是阻碍疾病获得最佳疗效的主要难题,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治疗的初衷,使很多病人遭受更严重的身体伤害和经济损失。因此,寻找有效的方法实现血液再灌注的同时,减轻再灌注损伤势在必行,而阐明MIRI的发生机制是从根本防治此类疾病的基本前提。
经过学者们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对MIRI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其基本原理及发病机制已有所突破。研究显示,活性氧自由基的损伤,细胞内Ca2+超载、炎症级联反应、血管收缩以及细胞凋亡等因素均参与了MIRI的发生和发展。虽然目前关于MIRI的报道已有很多,但其发病机制过于复杂,具有多层面、多靶点的特点。人们对MIRI的现有了解相对有限,仍然缺乏相对系统的发病机制网络和新颖有效的治疗方法。
缺血预处理(Ischemia Preconditioning,IPC)是指心脏在几回短暂的心肌缺血后能耐受随后较长期间的缺血损伤,从而达到减小心梗面积,提高心脏功能恢复程度以及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的目的。IPC作为一种内源性的保护机制,尽管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因道德伦理和使用不便等诸多原因使其临床运用受到限制。因此,常采用药物预处理的方法,达到心肌保护的作用。由此看来,寻找切实有效的治疗药物成为防治MIRI的首要任务。目前,西药还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药物,但我国传统中药兼备疗效确切及副反应少等众多长处优势,因此,开发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作用机理明确且副反应少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另外,中药单体成分结构明确、研究结果更易于现代医学接受,近来愈来愈引起学者们的广泛重视,一些中药单体抗心肌缺血的作用及机理已被证实。
植物资源中有许多活性物质可以保护心肌缺血,缺氧,而且一些已开发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2-苯基色原酮结构的化合物,大量存在于水果、蔬菜等植物中,有些游离存在于植物中,但有些则以成苷的方式存在,因其结构类型复杂多样的特点而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癌,以及增强免疫能力等多种药理作用。且已有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对MIRI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大量文献资料表明,口服黄酮类化合物对MIRI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由于中药单体化学结构明确,更具药效靶向性,为了更加深入的研究黄酮类成分对MIRI的药理作用,课题组对香青兰中黄酮成分刺槐素-7-O-葡萄糖醛酸苷进行制备工艺的研究,又首次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式复制MIRI模型,对刺槐素-7-O-葡萄糖醛酸苷进行抗MIRI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刺槐素-7-O-葡萄糖醛酸苷在制备保护心肌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用途是:刺槐素-7-O-葡萄糖醛酸苷具有心肌保护作用活性,该化合物能作为心肌保护作用先导化合物。从动物整体及细胞因子水平阐明刺槐素-7-O-葡萄糖醛酸苷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
A、刺槐素-7-O-葡萄糖醛酸苷可抑制大鼠心肌梗死程度以及血清心肌酶的释放;
B、刺槐素-7-O-葡萄糖醛酸苷通过纠正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能量代谢障碍、抑制氧化损伤、炎症因子活化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的抗炎作用、缓解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内皮功能障碍、调控凋亡活性基因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等机制发挥抗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71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