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截面轧机无扰动弯辊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3552.0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4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魏玉鹏;韩继红;张晓伟;康明;姒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3/02 | 分类号: | B21B13/02;B21B27/02;B21B31/0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李洪福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截面 轧机 扰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轧工艺领域,一种冷轧汽车板变截面轧制的轧机无扰动弯辊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冷轧带材向高品质,高性能、降成本节能减排的方向发展。变截面汽车板冷轧机组用于轧制变截面钢板,主要应用于汽车行业,为汽车的轻量化做出了贡献。现如今石油价格高昂环境污染严重,为了节能减排,车身的轻量化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不但能够减少车身钢材的使用量还能够减少燃油的使用,变截面薄板(TRB)正是这种适合于汽车车身轻量化的钢板,因此得到了用户的青睐,市场前景广阔,需求旺盛。
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对变截面汽车板轧制设备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往常规轧机工作辊弯辊系统一般布置在轧机机架上,工作辊弯辊缸是固定的。AGC缸动作时弯辊缸随之动作。弯辊缸的活塞杆是能够上升与下降的,通过弯辊缸活塞杆对工作辊轴承座施加的弯辊力,会依次通过工作辊辊身、支承辊辊身、支承辊轴承座,最终传递到AGC缸上。
工作辊弯辊系统和AGC高压系统是同一个高压系统。
常规轧机AGC缸有载调节速度≤2mm/sec,而变截面轧机AGC缸有载调节速度≤25mm/sec。
由于变截面轧制AGC缸需要频繁动作,如果工作辊弯辊缸随之动作,弯辊缸的频繁动作就会对高压系统有干扰,就会对AGC缸产生的轧制力和响应频率都有大的干扰,满足不了精度要求。由于变截面轧制的特殊性,轧机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很大的压下量,这些干扰所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变截面轧机无扰动弯辊结构,用于解决现有的变截面轧机AGC缸需要频繁动作,工作辊弯辊缸随之动作,弯辊缸的频繁动作就会对高压系统有干扰,就会对AGC缸产生的轧制力和响应频率都有大的干扰,满足不了精度要求的缺点。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变截面轧机无扰动弯辊结构,包括上弯辊系统和下弯辊系统,所述的上弯辊系统和下弯辊系统结构相同,上下对称设置;所述的下弯辊系统包括操作侧弯辊组和传动侧弯辊组,所述的操作侧弯辊组和传动侧弯辊组结构相同;所述的操作侧弯辊组和传动侧弯辊组分别由入口侧和出口侧两个相同的弯辊结构组成。
所述的弯辊结构包括下支承辊轴承座,所述下支承辊轴承座内设置有滑套,所述的滑套固定在下支承辊轴承座上,滑套固定在下支承辊轴承座内不动。所述的滑套内设置有弯辊缸活塞缸体,所述的弯辊缸活塞缸体能够在滑套内上下滑动;所述的弯辊缸活塞缸体内的活塞同下工作辊弯辊缸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下工作辊弯辊缸活塞杆的另一端通过固定块固定于下支承辊轴承座上,所述的下支承辊轴承座底部设置有AGC缸。
作为优选所述的AGC缸布置在轧机窗口底部,所述的AGC缸缸杆头部与下支承辊轴承座低端接触。
作为优选下弯辊系统中的四个弯辊结构分别于下工作辊的入口侧和出口侧对称设置,下工作辊安装于下工作辊轴承座上,所述的下工作辊底部设置有下支承辊。
作为优选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之间设置有被轧带钢。
本发明所述的变截面轧机无扰动弯辊结构,所述下支承辊轴承座内设置有滑套,滑套固定在下支承辊轴承座内不动。所述的滑套内设置有弯辊缸活塞缸体,弯辊缸活塞缸体能够在滑套内上下移动。所述的弯辊缸活塞缸体内的活塞同下工作辊弯辊缸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下工作辊弯辊缸活塞杆的另一端通过固定块固定于下支承辊轴承座上。将上弯辊系统设置在上支承辊轴承座上,将下弯辊系统设置在下支承辊轴承座上。这样布置将上支承辊辊系、上工作辊辊系、上弯辊系统做成一个上部整体;将下支承辊辊系、下工作辊辊系、下弯辊系统做成一个下部整体。上工作辊弯辊力相当于上部整体的一个内力,只作用到上支承辊轴承座上,下工作辊弯辊力相当于下部整体的一个内力,只作用到下支承辊轴承座上,不会传递到AGC缸上,对AGC缸的响应频率也没有影响,提高轧制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最大辊径轧制状态示意图(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为轧制方向,A侧为入口侧,B侧为出口侧)。
图2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中C侧为操作侧,D侧为传动侧)。
图3是本发明弯辊结构处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1、下支承辊轴承座,2、固定块,3、下工作辊弯辊缸活塞杆,4、弯辊缸活塞缸体,5、下工作辊轴承座,6、滑套,7、AGC缸,8、下支承辊,9、下工作辊,10、被轧带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未经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35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