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管自张紧式水下生产支撑浮筒及其安装与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2114.2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5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甄兴伟;吴佳豪;黄一;张崎;王文华;刘刚;李红霞;陈景杰;董磊磊;李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B63B9/0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212 | 代理人: | 李洪福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自 张紧式 水下 生产 支撑 浮筒 及其 安装 回收 方法 | ||
1.一种立管自张紧式水下生产支撑浮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浮筒(1)和内层浮筒(6),所述的外层浮筒(1)内嵌套多个内层浮筒(6);
所述的外层浮筒(1)主体为圆柱体结构,外层浮筒(1)外壁下部边缘连接四个悬臂浮筒(2),四个悬臂浮筒(2)沿周向均布,呈辐射状,悬臂浮筒(2)末端采用桁架结构(15),桁架结构(15)的外端连接系泊缆绳(16),外层浮筒(1)由四根系泊缆绳(16)系泊在海床(23)的桩基(17)上;外层浮筒(1)内竖直设置多个圆柱形通道(3),用于安装多个内层浮筒(6);圆柱形通道内壁(20)沿圆周均布四条竖直滑道(4),滑道(4)贯穿整个圆柱形通道内壁(20);在相邻两滑道(4)之间的内壁中央,离外层浮筒(1)底端1/3高度处设置限位体A(5);
所述的内层浮筒(6)主体为圆柱体结构,其外径小于圆柱形通道(3)的直径,内层浮筒外壁(21)沿圆周均布四个竖直凸出体(7),凸出体(7)宽度
B1小于圆柱形通道(3)内的滑道(4)的宽度B,凸出体(7)与内层浮筒(6)等高;所述的凸出体(7)位于圆柱形通道(3)内的滑道(4)中;在相邻两凸出体(7)之间的外壁中央,离内层浮筒(6)底端1/2高度处设置有限位体B(8),限位体B(8)与位于圆柱形通道(3)内的限位体A(5)相配合,限制内层浮筒(6)与外层浮筒(1)的相对竖直运动;
所述的内层浮筒(6)上部设置有一个井口头(19),井口头(19)的下端有立管通道(9),刚性立管(18)的上端通过立管通道(9)连接到内层浮筒(6)上部的井口头(19);井口头(19)上安装有采油设备,内层浮筒(6)用于提供相应的单根刚性立管(18)顶张紧力和支撑采油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管自张紧式水下生产支撑浮筒,其特征在于:凸出体正面(14)设置有两个滚筒装置,分别位于凸出体正面(14)长边的两个三等分高度处,所述的滚筒装置由滚筒(10)、转轴(11)和支座(12)组成,转轴(11)轴线垂直于凸出体(7)侧面,支座(12)长度与凸出体正面(14)的宽度B1相等,滚筒(10)通过转轴(11)安装在支座(12)上;滚筒(10)与滑道底面(13)滚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管自张紧式水下生产支撑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臂浮筒(2)为矩形截面悬臂浮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管自张紧式水下生产支撑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道(4)的横截面为矩形截面;所述的凸出体(7)的横截面为矩形截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管自张紧式水下生产支撑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体A(5)为矩形体,每个圆柱形通道(3)内均有4个,沿圆柱形通道(3)内壁周向均布,并处在圆柱形通道(3)内壁同一高度处;所述的限位体B(8)为矩形体,每个内层浮筒(6)上均有4个,沿内层浮筒外壁(21)周向均布,并处在内层浮筒外壁(21)同一高度处;当内层浮筒(6)与外层浮筒(1)的中心等高时,限位体B(8)与限位体A(5)之间留有1至2米的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211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浮式平台及储卸油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海洋结构物应急逃生通道的防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