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件装配工装和发动机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2051.0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56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瀚鹤;狄志慧;耿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2 | 分类号: | B25B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黄志兴;李翔 |
地址: | 1022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管件 装配工装 第二管件 进气弯管 管件 标尺 进气歧管 装配 第二定位部 第一定位部 发动机装配 发动机总成 方向移动 角度刻度 整车管路 周向设置 弧形件 总成本 预设 种管 标注 发动机 测量 延伸 进口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件装配工装,用于将第二管件(200)以预设的角度装配至第一管件(100),管件装配工装包括:标尺部(1),为弧形件并且标注有角度刻度,用以测量第二管件相对于第一管件的位置角度;第一定位部(2),用于连接至第一管件,以使标尺部沿着第一管件的周向设置;以及第二定位部(3),用于连接至第二管件并且设置成能够沿着标尺部的延伸方向移动,以指示第二管件相对于第一管件的位置角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发动机总成,包括进气弯管和进气歧管,进气弯管通过上述的管件装配工装装配至进气歧管。本发明的管件装配工装能够在发动机装配过程中准确地控制进气弯管的进口朝向,使进气弯管能够以最佳的角度与整车管路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管件装配工装和发动机总成。
背景技术
发动机与整车匹配时,需要将发动机的进气弯管与整车的进气管路相连接。不同的车型对发动机的进气弯管进口朝向有固定的角度要求,也就是说,车型不同,对发动机的进气弯管进口朝向要求也往往各不相同。
发动机厂装配发动机的进气弯管时,进气弯管的进口朝向取决于进口弯管与进气歧管的相对连接角度。目前发动机的进气弯管和进气歧管通用的装配方法是目测角度来装配,这样很难保证装配角度的精度。
另一种经过设计优化的装配方法是,在进气弯管的法兰外侧和进气歧管的法兰外侧同时加标记(刻线或凸台);装配发动机时,利用标记来确定进气弯管和进气歧管的相对连接角度。这种优化后的方法虽可保证装配精度,但仍存在很大问题。如前所述,由于发动机的进气弯管进口朝向要根据不同车型要求经常发生改变,就使得发动机装配过程中进气弯管和进气歧管的相对连接角度也要经常发生改变。因此,一个标记只能满足一种车型的需求,当车型发生改变需要改变装配角度时,就只能在进气弯管的法兰外侧重新加标记。如此导致的不利后果是,在零件图纸更新和产品制造方面造成成本浪费,并且多个标记的存在也增大了错装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件装配工装,该设备能够在发动机装配过程中准确地控制进气弯管的进口朝向,从而提高进气弯管的装配精度并且降低进气弯管的装配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管件装配工装,用于将第二管件以预设的角度装配至第一管件,管件装配工装包括:标尺部,该标尺部为弧形件并且标注有角度刻度,用以测量第二管件相对于第一管件的位置角度;第一定位部,该第一定位部用于连接至第一管件,以使标尺部沿着第一管件的周向设置;以及第二定位部,该第二定位部用于连接至第二管件并且设置成能够沿着标尺部的延伸方向移动,以指示第二管件相对于第一管件的位置角度。
优选地,第一定位部包括:定位板,定位板凸出于标尺部设置;以及定位栓,定位板通过定位栓可拆卸地连接至第一管件。
优选地,标尺部包括标定板;其中,标定板设置成基本位于第一管件的横截面所在的平面上,定位板设置成基本垂直于标定板。
优选地,定位栓包括防脱堵头,以及与防脱堵头相连接的能够贯穿定位板后与第一管件插接配合的销柱。
优选地,第一定位部还包括止挡凸台,该止挡凸台设置在定位板上并且与定位板围合形成防脱堵头的移动空间。
优选地,防脱堵头上连接有拉环。
优选地,止挡凸台包括凸起于定位板的基部,以及连接在基部上并且与定位板相间隔地设置的止挡舌片;止挡舌片上设置有允许拉环穿过的贯通口。
优选地,销柱有多个。
优选地,标尺部和第一定位部为一体成形件。
优选地,第二定位部可拆卸地连接至第二管件;在标尺部上沿着标尺部的延伸方向开设有滑槽,第二定位部通过滑槽滑动连接至标尺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20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夹具快速更换装置
- 下一篇:风电叶片加压工装用推拉式快速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