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芯体、间隔件卷体、以及间隔件卷体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61860.1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3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屋铺大三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14 | 分类号: | H01M2/14;H01M2/16;B65H35/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葛凡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体 间隔 件卷体 以及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芯体、间隔件卷体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使卷绕在芯体上的电池用间隔件在芯体的宽度方向上不会从芯体的外周面偏移移动。芯体(8)为外周面(S)上卷绕有间隔件(12)的芯体。外周面(S)上形成有沿外周面(S)的周向即方向(C)的槽。芯体(8)为树脂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卷绕电池用间隔件的旋转面的芯体、以及在该芯体上卷绕电池用间隔件而得到的间隔件卷体。
背景技术
在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内部,正极和负极被多孔的间隔件分离。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中,使用了将该间隔件卷在圆筒状的芯体上的间隔件卷体。
专利文献1公开了包含导电性构件的芯体、和在该芯体上卷绕了微多孔性薄膜的卷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日本特开2013-139340(2013年7月18日公开)”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间隔件卷体的输送时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时,卷绕于芯体上的电池用间隔件优选在芯体的宽度方向上不从芯体的外周面偏移。但是,对于该偏移的防止,专利文献1中没有记载。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卷绕在芯体上的电池用间隔件在芯体的宽度方向上不会从芯体的外周面偏移移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式的芯体为外周面上卷绕有电池用间隔件的芯体,在上述外周面上形成有沿上述外周面的周向的槽,且所述芯体为树脂制。
另外,本发明第二方式的间隔件卷体具备上述芯体、以及卷绕于上述外周面上的电池用间隔件。
另外,本发明第三方式的间隔件卷体的制造方法包含:准备在外周面上形成了沿上述外周面的周向的槽的芯体的工序;以及在上述外周面上卷绕电池用间隔件的工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各方式,卷绕于芯体上的电池用间隔件实现了在芯体的宽度方向上难以从芯体的外周面偏移这样的效果。另外,实现了可以得到适于输送以及电池制造的间隔件卷体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截面构成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详细构成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其他构成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将间隔件切条的切条装置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切条装置的切断装置的构成的侧视图及正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参考方式的间隔件卷体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用于测定图6所示的芯体的外周面的表面粗糙度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间隔件卷体的芯体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相对于图8所示的芯体的外周面的间隔件的静摩擦系数的测定方法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具备从图8所示的芯体送出的间隔件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构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基本构成]
依次说明锂离子二次电池、间隔件、耐热间隔件、耐热间隔件的制造方法、切条装置、切断装置。
(锂离子二次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18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笔筒(JB‑17040346)
- 下一篇:笔筒(JB‑17040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