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消光膜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18024.5 | 申请日: | 2016-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1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亮;吕志国;方省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奔多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101/00;C08L91/00;C08L23/12;C08K13/02;C08K5/12;C08K5/13;C08K5/132;C08K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8 | 代理人: | 奚衡宝 |
地址: | 22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消光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PVC消光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消光树脂改性的PVC消光膜。
背景技术
目前,在PVC人造革、地板、墙纸、篷布、薄膜等日用品和工业用品中,亚光制品收到众多消费者的喜爱。一般的消光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有离型纸法、喷砂浮雕辊筒法等,已获得广泛应用,其消光效果均匀,加工程序也较方便,但经高温(>180℃)成型加工后,消光效果往往减弱,因此,它们的应用受到限制。
化学方法有涂覆消光涂层或消光剂层、配方中加入无机消光剂或无机填料、配方中加入PVC树脂型消光剂等。涂层法增加工序,且多数使用有机溶剂,既浪费资源又不安全,耐摩擦性也常成问题。配方中加入无机消光剂或填料,数量少,效果不佳,数量多,机械强度受到损害,而且对设备有磨损。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消光树脂改性的PVC消光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粘、消光、成纹等表面效果,具有良好的表面消光效果,对加工条件有良好地适应性,在宽广的塑化温度区间内都有良好地消光效果等特点的消光树脂改性的PVC消光膜。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消光膜组成为,
聚氯乙烯树脂65-80重量份;
消光树脂(VinnolitC 100V)22-40重量份;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20-40PHR;
环氧亚麻油8-20PHR;
热稳定剂2-5PHR;
抗氧剂0.3-0.5PHR;
紫外线吸收剂0.1-1.0PHR;
纳米级抗粘剂0.6-2PHR。
所述的消光树脂是采用德国VinnolitC 100V。
抗氧剂为双酚A抗氧剂。
紫外线吸收剂为UV-531紫外线吸收剂。
热稳定剂为钡锌热稳定剂。
还包括抗静电剂,所述的抗静电剂母料由均聚聚丙烯、抗静电剂组成。
所述的纳米级抗粘剂为纳米级二氧化硅抗粘剂。
本发明的优点是:消光树脂改性的PVC消光膜由于采用了本发明全新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用聚氯乙烯树脂和新型PVC消光树脂VinnolitC 100V,VinnolitC 100V是一种高分子量的均聚物,由于结构中有凝胶组分,制品在外力作用后有较小的永久形变,有类似弹性体的性能。其加工制品具有较好的消光效果,且与普通PVC树脂相比具有更好的耐溶剂性,可适用较高温度,机械强度和加工尺寸稳定性好,树脂疏松易于加工。其消光原理是具有一定程度的交联的VinnolitC 100V消光树脂,在一般PVC熔融塑化的条件下,它的颗粒不能充分塑化,在制品表面形成细小的圆形突起,它们对入射光产生漫反射作用,从而起到降低表面光泽,达到消光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PVC消光膜包括以下组份,其组成为,
聚氯乙烯树脂 70重量份;
消光树脂(VinnolitC 100V) 25重量份;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32PHR;
环氧亚麻油 15PHR;
热稳定剂 4PHR;
抗氧剂 0.3PHR;
紫外线吸收剂 0.6PHR;
纳米级抗粘剂 1.2PHR。
实施例2
PVC消光膜包括以下组份,其组成为,
聚氯乙烯树脂 65重量份;
消光树脂(VinnolitC 100V) 35重量份;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28PHR;
环氧亚麻油 12PHR;
热稳定剂 2PHR;
抗氧剂 0.5PHR;
紫外线吸收剂 0.14PHR;
纳米级抗粘剂 0.8PHR。
本实施例消光树脂改性的消光膜加工过程:各组分称重后,用高速搅拌机在低速状态下投入树脂,投入稳定剂、增塑剂,高速搅拌105℃左右出料,然后经冷搅,再到中间桶到行星挤出机进行热塑化,再分别在两台开放式塑炼机中进行充分混炼排气,经喂料机过滤后,由四辊压延机压延成薄膜,成型后的薄膜经引取、冷却定型成所需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奔多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奔多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80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S、PE共混增韧配方
- 下一篇:一种锁舌上料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