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棉机摘锭座管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14177.2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3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周潘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潘玉 |
主分类号: | A01D46/14 | 分类号: | A01D46/14 |
代理公司: | 襄阳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42217 | 代理人: | 严崇姚 |
地址: | 44100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棉机摘锭座管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棉花采收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棉机摘锭座管组件。
背景技术
摘锭座管组件是采棉机采摘头的一个重要构件。通常一支摘锭座管上支撑有多支摘锭。目前美式水平摘锭采棉机的摘锭座管是这方面的设计典范,其结构紧凑,传动合理、工艺成熟、工作可靠。但这些优点只在原有配套系统中才能呈现。将美式摘管座管放在其它新型采棉机系统中,就无法应用,比如使用较长可较粗的摘锭时(美式摘锭管能提供的支撑力太小);比如需要反转退棉时——美式摘锭管全齿轮传动,质量大、转动量大、交变或冲击载荷大,齿轮很容易坏掉。再比如需要使用在一管上装多排平行摘锭时——美式摘锭管,只能经大齿轮呈放射状排列多排摘锭,这样就为摘锭穿插或退棉带来很大麻烦。再优秀的设计也是有应用局限的。所以研制新型采棉机就必须有匹配核心构件做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主要用皮带传动的可使用粗长摘锭且摘锭可频繁换向的摘锭座管,并且一支摘锭座管可支撑多排平行的摘锭。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采棉机摘锭座管组件,包括一支摘锭座管和多支可旋转支撑在该摘锭座管上的摘锭;多支摘锭的轴心线都大致平行于摘锭座管的轴心线的垂面;摘锭的一端为支撑驱动端,另一端为摘棉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摘锭的支撑驱动端设有摘锭带轮;所述摘锭座管轴向至少一端设有摘锭座管带轮;摘锭带轮由传动带联动,被摘锭座管带轮通过传动装置驱动;摘锭在摘锭座管上沿轴向至少呈一排间隔分布;各摘锭的轴心线互相平行。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摘锭座管带轮轴心线与摘锭座管的轴心线重合,所述传动装置是位于摘锭座管带轮与所述摘锭带轮之间置的角度传动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角度传动装置为一个锥齿轮组。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摘锭带轮位于摘锭伸出摘锭座管的支撑驱动端上;摘锭通过上、下两个滚动轴承安装在摘锭座管上;所述一个锥齿轮组包括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摘锭座管带轮连体,第二锥齿轮设有连为一体的带轮,带轮通过传动带与摘锭带轮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角度传动装置为有导轮的皮带轮组。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摘锭带轮位于摘锭伸出摘锭座管的支撑驱动端上;摘锭通过上、下两个滚动轴承安装在摘锭座管上;所述有导轮的皮带轮组包括带轮和导向轮,带轮与摘锭座管带轮连体,导向轮通过支架固定在摘锭座管轴端上,带轮通过传动带经导向轮与摘锭带轮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摘锭座管带轮轴线与所述摘锭带轮的轴线平行;所述的摘锭带轮位于摘锭座管内摘锭的支撑驱动端上;摘锭通过上、下两个滚动轴承安装在摘锭座管上;摘锭座管端部设置有空心轴,摘锭座管带轮通过支架垂直固定在空心轴上;所述传动装置为摘锭座管带轮通过传动带穿过空心轴轴心孔后与摘锭带轮连接,构成开口传动。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一个锥齿轮组中至少有一个锥齿轮是由工程塑料制成的。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摘锭呈错位两排分布,各摘锭的轴线互相平行且间距相等;所述的传动带为一根双面传动带。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摘锭的支撑驱动端和摘棉端为分体式活动联接。
本发明的摘锭座管组件充分利用了带传动、减振缓冲,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的优点,使摘锭座管组件能适应以下工况:1、需要摘锭的频繁换向;2、需要用粗长摘锭;3、需要一管多排摘锭等。本发明主要为新型采棉机的研制提供新的基础配套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中:1. 摘锭座管;2. 摘锭;3.摘锭带轮;4.轴承;5.摘锭座管支撑位; 6.摘锭座管带轮;7.第一锥齿轮;8第二锥齿轮;9.带轮;10.定轴;11.传动带;12.涨紧轮;13.导向轮;14.带轮;15. 摘锭带轮;16.空心轴;17. 摘锭座管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潘玉,未经周潘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41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目摄像头色差校正调整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配置网络摄像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