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二乙二醇甲己醚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10492.8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1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崔秀云;李长江;李伟伟;史建俊;方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C41/01 | 分类号: | C07C41/01;C07C43/11;C01D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60 | 代理人: | 段啸冉 |
地址: | 24504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二乙二醇 甲己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合成二乙二醇甲己醚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二乙二醇甲己醚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高沸点有机溶剂,广泛用于染料、树脂、油漆、清洗剂、特种墨水的生产,作为贵金属萃取剂,在金、钯的萃取分离中也有应用,它能与大多数的醇、酮、醚、卤代烃等混溶,对碱金属氢氧化物有较好的溶解性,因而在有机合成中也有着重要应用。目前合成二乙二醇甲己醚的方法有:1)以二乙二醇单己醚和甲醇或二乙二醇单甲醚和己醇为原料,浓硫酸为催化剂的直接醚化法;2)以二乙二醇单己醚为原料、硫酸二甲酯或碳酸二甲酯为烷基化剂的烷基化法;3)二乙二醇单甲醚或二乙二醇单己醚与钠首先反应生成醇钠,然后再与正溴己烷或氯甲烷反应生成醚的Williamson法。
上述第三种方法虽然能够克服前两种方法中硫酸的腐蚀性、碳酸二甲酯价格高、生产成本大的缺点,但由于第三种方法生成醇钠的反应不易控制,转化成醇钠的转化率不高,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故对于实际生产来说,丞待解决是设计一种低毒、反应流程易控制、容易实现规模化生产,具有综合有益效果的合成二乙二醇甲己醚路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二乙二醇甲己醚的方法,其实现的目的为得到一种高产率的合成方法,高产出比、且所用材料低毒、反应平稳容易控制和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合成二乙二醇甲己醚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原材料氢氧化钠置入反应釜中,再将稀盐酸溶液缓慢滴加进反应釜中反应,反应生成氯化纳,所述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2O;
(2)将二乙二醇单己醚滴加入步骤(1)中的反应釜中,将反应釜加热至80-120℃,并持续向反应釜通入氢气,反应釜与回流装置连接回收反应生成的盐酸,得到的醇钠中间产物通入到下一级反应釜中,所述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6H13(OCH2CH2)2OH+NaCl→C6H13(OCH2CH2)2ONa+HCl;
(3)在置入有醇纳中间产物的次级反应釜内涂覆石墨层,再向次级反应釜中通入碘甲烷,反应温度为40-80℃,反应得到终产物二乙二醇甲己醚,所述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6H13(OCH2CH2)2ONa++CH3I→C6H13(OCH2CH2)2O CH3+NaI;
(4)经步骤(3)反应后冷却至室温,静置分层,将上层液减压过滤,既得到终产物二乙二醇甲己醚。选用低毒性原料,作为合成的起始,采用生成的氯化钠与二乙二醇单己醚发生钠代氢反应,氯化钠较金属钠、氧化钠、氢氧化钠与二乙二醇单己醚反应时,反应温和,采用还原性强的氢气作为催化剂,会缩短反应时间、降低反应条件,最终再与碘甲烷反应,反应迅速、使得到的终产物产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反应后的产物冷却至室温后进行洗脱,洗脱时采用脱脂棉、sephadex lh-20、硅依次层叠压实填充洗脱层析柱,将步骤(3)反应后得到的终产物加水后上样于洗脱层析柱,在分离出的分离液中加入丙酮溶解,上样于所述洗脱层析柱,再用丙酮、二氯甲烷按照体积比7:3的混合液洗脱,5-10min后收集得到的液体,重复上述洗脱步骤3-5次,再进行静置分层。对反应终产物洗脱回收时,先加入水是为了将副产物碘化钠溶解于水中,再经过sephadex lh-20和硅的层析柱,可将碘化钠保留在层析柱内,将终产物分离出来,分离出来的终产物再进行洗脱,去除其他有机杂质,能够进一步确保终产物的纯度。
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氢氧化钠与盐酸的质量比为1:0.5-1。所述步骤(1)与(2)实际上为连续反应,步骤(2)生成的盐酸可回流至步骤(1)的反应体系中,故减少具有刺激性气味盐酸的用量,且通过自身反应得到原材料,进一步促进化学反应的充分,减少原材料的投入,提高利润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学院,未经黄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04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鞋面(AT1608668)
- 下一篇: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