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羟乙基吡咯烷酮脱水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52022.X | 申请日: | 2016-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2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潘喜强;王瑞;高亚娜;李玉洁;曾清湖;吴西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元创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7/18 | 分类号: | B01J27/18;B01J35/10;C07D207/2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5 | 代理人: | 向华 |
地址: | 71006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基 吡咯烷酮 脱水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N‑羟乙基吡咯烷酮脱水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含钠镧磷水溶液配制、第一次浸渍、第二次浸渍、混配、干燥与焙烧等步骤。本发明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耗水量、能耗低、周期短、产量高,制备的催化剂机械强度高,不易粉化,使用寿命长。本发明催化剂在N‑羟乙基吡咯烷酮脱水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效果,NHP的转化率大于80%,NVP选择性大于92%,且催化剂在含水蒸气反应条件下连续反应100小时后,催化剂性能保持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N-羟乙基吡咯烷酮脱水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是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的单体,后者广泛用于医药、化妆品、消毒剂、油田采集和水处理等领域。目前NVP的工业合成方法主要是乙炔法(又称Reppe法)和脱水法。乙炔法存在易燃易爆、三废多、设备要求高、操作成本高等难以克服的缺点,国内外的科技工作者都一直在研究可替代的合成方法。脱水法具有操作安全、设备要求低、三废少、产品纯度高等优点。脱水法是在催化剂的存在下通过N-羟乙基吡咯烷酮(NHP)分子内气相脱水而得到NVP。脱水法工艺的市场竞争力与催化剂性能密切相关,只有进一步提高催化剂反应性能,才能够降低脱水法制备NVP的工业生产成本。但是目前公开资料中,NVP选择大于90%的高性能N-羟乙基吡咯烷酮脱水催化剂数量有限,有待于开发新的催化剂配方和制备方法。
US5801252和US5625076公开了组成为MaSibXcOd的脱水催化剂,其中M是一种或多种选自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元素,X是至少一种选自B、Al或P的元素,a=1,b=1~500,c=0~1,d是由a、b与c以及每个元素价态确定的值。专利中的MaSibXcOd脱水催化剂采用过量浸渍法制备,前驱体溶液与二氧化硅类载体混合,然后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将大量多余的水蒸发掉,最后干燥焙烧即可。
CN1712397A公开了组成为MaSibLacRed的多元氧化物催化剂,其中M是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元素,La和Re是稀土元素,其中a、c、d=0~1,b=1~100。专利中的MaSibLacRed催化剂制备方法是将前驱体溶液在pH 6.5~8范围内与白炭黑混合,然后在水浴加热条件下浓缩至干,最后干燥焙烧得到催化剂成品。
刘娜,张明森等人(石油化工,2012,41增刊,347-349)报道了一种Na1Si50La0.1Ce0.1催化剂,其制备方法与CN1712397A专利中采用的制备方法相同,研究发现催化剂失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活性组分Na的流失,说明这类催化剂抗水性有待提高。
上述专利报道中的催化剂制备方法产量低、能耗高、周期长,并且大部分制备方法制备的只是粉体催化剂,不适合用于制备工业催化剂。目前专利和文献报道中N-羟乙基吡咯烷酮脱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均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催化剂成型方法未见报道。
本发明人在总结现有技术的基础之上,通过大量实验研究与分析,终于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N-羟乙基吡咯烷酮脱水催化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N-羟乙基吡咯烷酮脱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元创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元创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520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