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炉煤气干法袋式除尘机械式压力卸灰工艺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58412.0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65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赵泽文;莫朝兴;张洪波;谢庆生;吴建霖;李玉虎;彭立红;汪庆毅;银雪斌;赵世湖;陈亮;魏昌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5/06 | 分类号: | C21B5/06;C21B7/22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陈希 |
地址: | 545002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炉 煤气 干法袋式 除尘 机械式 压力 工艺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冶金高炉煤气干法袋式除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炉煤气干法袋式除尘机械式压力卸灰工艺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高炉冶炼生产过程产生的荒煤气的净化处理工艺已广泛采用干法袋式除尘技术,按《高炉煤气干法袋式除尘设计规范》(GB50505-2009)中除尘灰的卸、输灰工艺可采用气力输灰或机械输灰两种方法,实际应用中技术上存在以下不足:
1、采用机械卸、输灰工艺:箱体灰仓集灰依靠重力和仓壁振动方式排出,卸灰速度相对较慢,效率较低;进行卸灰操作的箱体处于临时停用过滤煤气状态,卸灰操作时间长,箱体的过滤生产运行率降低,从而影响到系统箱体布袋负荷增加,各箱体间卸灰操作切换时布袋负荷变化频繁,布袋使用寿命降低。
2、采用气力卸、输灰工艺:卸、输灰操作要求对输送气体的压力、流速、气固比要达到严格的设计参数,且配套检测及自动化程度要求高,投资成本较高;操作过程需要辅助气源,工艺消耗气体量大,能源消耗高;实际操作中,由于单个箱体的排灰是个间隔且短暂的过程,在排灰的前期和后期不可避免存在气固比达不到合理参数,会造成阀门、管道弯头等设备磨损的问题,或造成输灰系统水平管道及弯头等部位堵塞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采用机械动力的同时利用系统煤气压力进行卸、输灰,用于压力卸、输灰的煤气通过煤气卸压管并经除尘箱体过滤后回收;机械动力卸、输灰在输送物料的流速,气固比调节范围宽的情况下,解决设备磨损或管道堵塞;压力卸、输灰利用系统压力煤气作为输送物料气源,加快卸灰速度的高炉煤气干法袋式除尘机械式压力卸灰工艺及其装置。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高炉煤气干法袋式除尘机械式压力卸灰工艺,包括步骤:
(1)、构造压力输灰气体卸压回收系统步骤:在每个布袋除尘箱体下部尘气室设置第一煤气卸压阀,每个布袋除尘箱体对应的第一煤气卸压阀通过第一煤气卸压管接到集中灰仓,使得集中灰仓内带压力的粉尘煤气通过第一煤气卸压阀进入每个布袋除尘箱体下部尘气室;在每个布袋除尘箱体上部净气室设置第二煤气卸压阀,每个布袋除尘箱体对应的第二煤气卸压阀通过第二煤气卸压管接到低压净煤气总管,使得每个布袋除尘箱体上部净气室内经过滤的净煤气通过第二煤气卸压阀进入低压净煤气总管;
(2)、卸灰策略:按下述顺序步骤进行操作:
1)、对于系统有两个及以上的布袋除尘箱体的系统,卸灰时至少在两个布袋除尘箱体进行,其中一个作为压力输灰煤气的回收,该布袋除尘箱体在此时间段不卸灰同时也退出高炉生产主煤气过滤,并控制布袋除尘箱体内高压煤气通过第二煤气卸压阀回收到低压净煤气总管,使得该布袋除尘箱体完成卸压;另外的布袋除尘箱体逐个进行卸灰,进行卸灰的布袋除尘箱体在卸灰同时也在维持高炉生产主煤气过滤;
2)、打开卸灰的布袋除尘箱体下部第一卸灰阀,箱体内除尘灰在系统煤气压力及自身重力作用下进入中间灰仓;
3)、开启已装有除尘灰的中间灰仓下部卸灰阀,除尘灰在系统煤气压力作用下通过埋括板输送机的密闭腔体输送至集中灰仓;
4)、打开已完成卸压的布袋除尘箱体的第一煤气卸压阀,集中灰仓内带压力的粉尘煤气通过第一煤气卸压管进入该布袋除尘箱体下部尘气室,粉尘煤气经除尘布袋过滤后的净煤气通过布袋除尘箱体上部净气室及第二煤气卸压管进入低压净煤气总管。
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还包括煤气吹扫步骤:在步骤3)之后,布袋箱体除尘灰料位检测为零时,关闭该布袋除尘箱体的下部第一卸灰阀停止箱体卸灰,打开埋括板输送机尾部氮气吹扫阀进行煤气吹扫。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停止一个布袋除尘箱体高炉生产中的煤气除尘过滤的方法是:关闭第一煤气切断阀和第二煤气切断阀,停止该布袋除尘箱体的高炉生产中的煤气除尘过滤。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为保持需卸灰的布袋除尘箱体内有稳定的煤气压力,该布袋除尘箱体的第一煤气切断阀和第二煤气切断阀是两个阀门处于打开状态,同时两个阀门处于打开状态可以维持高炉生产中的主煤气除尘过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584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挡板混合型转鼓
- 下一篇:利用全废钢制备球墨铸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