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酚醛树脂预浸料及其制造酚醛复合材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66860.6 | 申请日: | 2016-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63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陈精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精明 |
主分类号: | C08L61/06 | 分类号: | C08L61/06;C08L75/04;C08L47/00;C08L29/04;C08K13/02;C08K3/30;C08K13/04;C08K7/14;C08K3/38;C08K7/06;C08K3/22;C08K3/36;C08K5/5415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孙培英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酚醛树脂 料及 制造 酚醛 复合材料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酚醛树脂预浸料及其制造酚醛复合材料的方法,预浸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纤维织物50~65份、酚醛树脂20~48份、增稠剂1~5份。酚醛树脂预浸料制造酚醛复合材料的方法采用真空袋压固化工艺,在该工艺中使用微孔膜,该微孔膜的微孔孔径为0.1~10um,厚度为2~300um之间,孔隙率为50%~80%;由于微孔孔径是液体分子直径的上万倍,比水滴直径小几百倍,因此具有优异的透湿、透气和防液滴透过性,从而抽真空时挥发性气体被抽出,而液体树脂组分不会被抽出,避免树脂被抽出导致树脂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减少材料浪费和废弃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酚醛树脂预浸料、酚醛树脂预浸料的制备方法及预浸料制造酚醛复合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酚醛树脂是人类历史上首个商业化应用的人造树脂,因为其具有很好的耐热性能、阻燃性能、耐腐蚀性能(氧化性酸和碱除外)、高温抗蠕变性,至今都得以广泛的应用,如用于制备多种耐热制品、防腐蚀材料、阻燃材料等。
酚醛树脂固化后,分子结构上芳环致密,遇到高热燃烧容易形成致密的炭层,减缓了热量对材料内部的侵入,也隔绝了氧气的进入;因此燃烧时放出的燃烧热量低、释放的烟雾极少,而且烟雾的毒性低,表现出了优良的阻燃性能(FST)。由于酚醛树脂本身的阻燃性能极佳,所以不需要像其它阻燃树脂那样添加各种阻燃剂,如卤素类、含氮类、含磷类;或树脂的分子结构中引入氮、磷等元素。从各国对材料的毒性要求,比如英国轨道交通标准BS6853附录D、波音标准BSS7239,都对CO、CO2、HF、HCl、HBr、HCN、NO2、SO2八种气体的释放浓度进行严格限制。酚醛树脂由于本身的阻燃特性,不需要外添加阻燃剂,所以综合表现出来的FST性能在所有的有机材料中是最佳的。
酚醛树脂以其优异的阻燃性能,常用于制备航空、轨道交通上的内饰材料。但酚醛材料有其弱点,即属于脆性材料,韧性差;另外,材料在固化成型过程中会释放水分子,这些水分通常很难全部排出,造成材料内部存在很多微孔,从而影响酚醛材料的力学强度。因此围绕酚醛材料增韧和提高强度,广大研究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
近年来,酚醛树脂预浸料被广泛应用于飞机内饰材料的制备,酚醛树脂预浸料制造产品方便,制品强度、阻燃性能都比较理想。
预浸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即溶液浸渍法和热熔胶膜法。溶液浸渍法是将纤维或织物经过树脂溶液浸渍后,将树脂中的溶剂挥发掉,并使预浸料达到B阶段的工艺;该法生产设备投入少,缺点是预浸料树脂含量难以精确控制,大量溶剂挥发,形成环境污染。热熔胶膜法是首先将熔融的树脂制成均匀平整的胶膜,而后将胶膜与纤维或织物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复合浸渍,得到合格预浸料;此工艺优点是树脂含量控制精确、挥发份少,无环境污染;缺点是设备投入高。
对于溶液浸渍法,设备简单,投入少,生产工艺简单,只要能避免溶剂挥发,降低挥发份含量、控制好预浸料树脂含量,即能形成改良的溶液浸渍法。
中国专利文献CN 101735551 A(申请号200810180315.3)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温力学性能的隔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实质上是一种酚醛预浸料,主要成分为钡酚醛树脂、乙醇和高强玻璃纤维布。制备时先对高强玻璃纤维布进行剪裁和热处理,将钡酚醛树脂和乙醇按照60:40混合成树脂胶液,浸胶后晾晒烘干,得到酚醛复合材料预浸料。
中国专利文献CN 102731960 B (申请号201210211451.0)公开了一种高韧性阻燃酚醛预浸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向酚醛树脂内引入热塑性聚合物和橡胶类增韧剂,大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韧性,同时引入了溴/锑系阻燃剂弥补了增韧剂造成的阻燃性能下降的问题;同时公开的预浸料制备方法中采用了乙醇作为稀释剂,使酚醛树脂、增韧剂、四溴双酚A、三氧化二锑混合后的粘度较低,适合对纤维材料的浸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精明,未经陈精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668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