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回收加工香灰的香炉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65731.5 | 申请日: | 2016-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526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哨;孔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G33/00 | 分类号: | A47G33/00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7 | 代理人: | 林岩龙 |
地址: | 325027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回收 加工 香灰 香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炉,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回收加工香灰的香炉。
背景技术
香炉,是“香道”必备的器具,也是华人民俗、宗教、祭祀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供具。人们时常需要不同种类的香炉,其用途亦有多种,或熏衣﹑或陈设﹑或敬神供佛。在香炉使用完后,燃烧后剩下的香灰难以清理,而且遇到风时,香灰四处飘散,污染环境,也对身体有不好。现在有一种香炉在结构上进行改进,加了接灰的装置,待累积一定程度时,统一收集,避免在日常使用中影响环境,但是这种香炉在清灰时很难避免香灰四处飘散,清理也不是很容易,而且收集的香灰都是作为废物被抛弃掉,会污染环境,香灰也拥有养花时做肥料、擦拭金属器具,使之光洁不留痕迹、为瓷砖去污等作用弃之实在可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回收加工香灰的香炉。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回收加工香灰的香炉,包括香炉底座,所述香炉底座内部设有香灰回收流道,所述香灰回收流道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接注胶装置,所述香灰回收流道下方连接存料装置,所述香灰回收流道顶部设有插香孔,所述存料装置连接有使其离开所述香炉底座的驱动机构。
所述注胶装置包括连接套、注胶下料棒,所述连接套位于所述香炉底座内部,所述香灰回收流道位于所述连接套内,所述香灰回收流道与所述连接套之间形成容腔,所述注胶下料棒穿过所述连接套连接所述通孔,所述注胶下料棒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注胶下料棒至少包括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当所述注胶下料棒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凹槽与通孔相通使容腔与香灰回收流道相通,当所述注胶下料棒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注胶下料棒堵住通孔,所述连接套设有注胶入口,所述注胶入口连通所述容腔,所述注胶入口位于所述注胶下料棒的上方。
所述连接套下方设有为压板,所述存料装置中间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压板适配,所述存料装置下端设有推动机构。
所述压板上设有若干个小孔。
所述推动机构包含储水槽,所述储水槽内设有吸水珠,所述储水槽连接水流道,所述水流道在其与储水槽连接的部位设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连接有启动装置。
所述储水槽为L型,所述启动装置为流水棒,所述启动装置插入储水槽底部连接活动门,所述活动门为弹簧门。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红外传感器、电磁铁、磁铁、推料杆,所述红外传感器位于所述连接套底部,所述红外传感器水平发射红外线,所述电磁铁与磁铁相近,当所述红外传感器被遮挡一次然后不再遮挡时释放一次信号,所述电磁铁开始通电,对磁铁产生斥力或吸力,磁铁推动推料杆,推料杆将存料装置推出,所述香炉底座设有相应开口。
当存料装置推出后,所述电磁铁断电,所述电磁铁与磁铁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推料杆为铁质的。
所述香灰回收流道的顶端为漏斗状。
所述香炉底座内设有音乐播放装置,所述音乐播放装置包含用电源部件,SD卡识别读取部件,播放部件,控制开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将香插在插香孔内,燃烧后自然降落的香灰落入香灰回收流道,混合经注胶装置流入的胶,落于存料装置内,在需要时取出存料装置进行清理,这样在清理的时候可以避免香灰四处飘散,而且回收的香灰可以在养花时做肥料,用于擦拭金属器具使之光洁不留痕迹,为瓷砖去污,另外与胶混合的香灰可以制成香灰雕塑或装置,增加香灰的附加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香灰回收流道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流胶棒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连接套放大示意图。
图7为连接套俯视图。
图中,1,香灰回收流道;101,通孔;102,插香孔;2,连接套;201,注胶入口;202,小孔;203,压板;204,第三凹槽;3,流胶棒;301,第一凹槽;4,磁铁;5,存料装置;501,第二凹槽;6,储水槽;7,吸水珠;8,流水棒;9,水流道;901,活动门;10,红外传感器;11,推料杆;12,电磁铁;13,弹簧;14,音乐香炉底座;1401,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可更好地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未经温州大学瓯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657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环保深浅V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单手衣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