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桥梁用减隔震支座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72507.1 | 申请日: | 2016-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4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闫兴非;王云龙;周振兴;张春;许明杰;孙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安徽尚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000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梁 用减隔震 支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支座,特别涉及一种桥梁用减隔震支座。
背景技术
近年来,减隔震技术己广泛应用到各类建筑、桥梁工程中。但在飓风较多的沿海地区、高烈度地震区的高层建筑以及桥梁所使用的减隔震支座还应满足对竖向抗拉拔能力的要求,但普通抗震支座抗拉能力不足的问题却让减隔震技术难以更深入地推广应用。
其原因在于,应用最广泛的橡胶减隔震支座竖向抗拉能力差,其极限抗拉强度只有极限抗压强度的6%~8%,而高层建筑或大跨度桥梁高宽比大,倾覆力矩也大。当高层结构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产生倾覆力矩或在竖向地震力作用下出现竖向拉压力时,橡胶减隔震支座容易产生受拉破坏,导致建筑结构破坏。
但现阶段国内外对抗拉减隔震支座的研究并不多,对结构减隔震技术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水平减隔震,而对于地震水平力与竖向力都需要考虑下的区域,则该种支座则无法适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当桥梁架设于地震水平力与竖向力都比较大的区域时也能同时解决建筑桥梁的减隔震及抗风问题的桥梁用减隔震支座,其包括竖向承载装置,所述竖向承载装置包括:下滑动板组件、球冠组件、上滑动板组件及嵌设在所述下滑动板组件与上滑动板组件之间的活塞组件;各组件之间设有相应的耐磨板,所述桥梁用减隔震支座还包括沿所述竖向承载装置周缘设置的水平阻尼装置及抗拉拔装置;所述抗拉拔装置包括:两弧形的抗拔板(例如半圆形的抗拔板),两所述抗拔板相向地将所述活塞组件环绕,各所述抗拔板的两卡口分别与下滑板组件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水平阻尼装置包括两组形状对称的波浪形的阻尼件,其中一组所述阻尼件与下滑动板组件固接,另一组所述阻尼件与上滑动板组件固接,各组所述阻尼件的中部分别与同侧的所述抗拔板的一卡口固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组所述阻尼件两两相对地环设在竖向承载装置的外围并与所述竖向承载装置之间留有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阻尼件的两端通过螺栓分别与下滑动板组件或上滑动板组件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竖向承载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下滑动板组件与球冠组件之间的底盆组件。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施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抗拉拔装置,能实现无间隙转动、无间隙抗拉拔;
2、本发明通过钢阻尼元件、抗拉拔装置与球型钢支座的巧妙结合,实现了竖向承载力、竖向抗拉拔、水平恢复力及阻尼耗能,实现了四位一体的功效。
3、本发明能提供抗震作用下的抗水平力,还能起到正常使用抗风下的抗拉拔作用。因此尤其适用于风荷载与地震作用都比较大的区域。例如:福建、台湾地区。
4、本发明的水平阻尼装置与竖向承载结构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半剖视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抗拔板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下滑动板组件1、底盆组件2、平面耐磨板3、球冠组件4、球面耐磨板5、阻尼件6、抗拔板7、活塞组件8、上滑动板组件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出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安徽尚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安徽尚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25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小空间索塔内斜拉索张拉的操作系统
- 下一篇:轻量便桥系统及其建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