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橡胶隔振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36233.0 | 申请日: | 2016-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8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炳;项仙明;王玉辉;金伟丰;章疆波;吴杰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中源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橡胶 隔振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桥梁橡胶隔振垫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隔振装置在安装时为了使得减震垫的变形量一样,往往需要移动振动设备来调节,其操作不方便,且调节不准确,导致使用寿命短,吸震效果差。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难以满足建筑工人们的施工需要,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桥梁橡胶隔振垫装置。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桥梁橡胶隔振垫装置,包括震动设备、支撑板、滑块、滑槽、橡胶块、弹性元件、安装架、紧固螺母、刻度尺和橡胶支撑杆;所述滑块与支撑板通过橡胶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滑块安放在橡胶块顶部的滑槽内;所述橡胶块的前面固定粘连有刻度尺,所述橡胶块的上端设置有滑槽;所述橡胶块与弹性元件通过紧固螺母连接;所述安装架两端均安装有弹性元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滑块底部与四个侧面安装有耐磨铜片。
进一步,所述刻度尺的长度与橡胶块相同,且与滑槽边平行。
进一步,所述安装架为U形结构,中间有安装槽。
进一步,所述弹性元件为减震弹簧,其外侧套有防尘套。
进一步,所述滑槽内表面设置有摩擦片,且滑槽的深度与滑块的高度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橡胶振动装置,在橡胶块前面固定粘连刻度尺,方便调节滑块的位置;由于凹槽内设置有摩擦片,滑块底部与四面安装有耐磨铜片,因此减小了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它采用橡胶支撑杆、橡胶块、弹性元件的设计方案,进而实现三次减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震动设备、2支撑板、3滑块31滑槽、4橡胶块、5弹性元件、6安装架、7紧固螺母、8刻度尺和9橡胶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桥梁橡胶隔振垫装置,包括震动设备1、支撑板2、滑块3、滑槽31、橡胶块4、弹性元件5、安装架6、紧固螺母7、刻度尺8和橡胶支撑杆9;所述滑块3与支撑板2通过橡胶支撑杆9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块4的前面固定 粘连有刻度尺8,所述橡胶块4的上端设置有滑槽31;所述滑块3安放在橡胶块4顶部的滑槽31内;所述橡胶块4与弹性元件5通过紧固螺母7连接;所述安装架6两端均安装有弹性元件5。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滑块3底部与四个侧面安装有耐磨铜片。
进一步,所述刻度尺8的长度与橡胶块4相同,且与滑槽31边平行。
进一步,所述安装架6为U形结构,中间有安装槽。
进一步,所述弹性元件5为减震弹簧,其外侧套有防尘套。
进一步,所述滑槽31内表面设置有摩擦片,且滑槽31的深度与滑块3的高度相同。
本发明工作原理为:将振动设备1安装在支撑板2上,当橡胶支撑杆9变形量不一样时,通过滑动滑块3来调节橡胶支撑杆9的位置,使得橡胶支撑杆9的变形量一样,延长了使用寿命,简化了安装方法,采用橡胶支撑杆9、橡胶块4、弹性元件5来减振,进而实现三次减振效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 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中源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中源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62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沥青路面性能评价系统及工艺
- 下一篇:一种带索鞍分段式斜拉桥拉索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