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梳理隔距分段调节式精梳锯齿锡林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5281.0 | 申请日: | 2016-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48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任家智;冯清国;陈宇恒;贾国欣;张海洋;刘红艳;尚龙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D01G15/16 | 分类号: | D01G15/16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25 | 代理人: | 张绍琳,孙诗雨 |
地址: | 45119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梳理 隔距 分段 调节 式精梳 锯齿 锡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及器材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梳理隔距分段调节式精梳锯齿锡林。
背景技术
现代新型精梳锡林都采用嵌入式锯齿锡林,将4-5排不同规格的齿条用嵌条及螺钉固定在弧形基座上,两侧有挡板,形成嵌入式锯齿锡林,锡林再通过锡林壳体固装于锡林轴上。
在精梳锡林梳理过程中,上钳板下缘与锡林梳针间的距离称之为梳理隔距。由于精梳钳板的传动采用四连杆机构,锡林为圆周运动,随着钳板钳口的摆动及锡林针排的转动,梳理隔距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即非等隔距梳理。梳理隔距变化幅度越小,锡林对棉丛的梳理效果越好。在梳理过程中,上钳板与锡林针排之间的最小隔距称为最紧隔距,为工艺设置中的梳理隔距。
目前,为了提高纺织产品档次及其附加值,化纤原料经过精梳加工已是大势所趋。由于化学纤维本身短绒、棉结较少,精梳加工主要是改善其伸直、平行、分离度及其光泽度,因此为了降低化纤落棉率,减小锡林对纤维丛的梳理强度,锡林针排与上钳板下缘的梳理隔距需放大。而对棉纤维来说,短绒、棉结较多,需通过锡林的紧隔距、强梳理来排除短绒及棉结。这就造成在同一台精梳机上翻改品种时需要频繁的调节锡林梳理隔距。
原国产低速精梳机的梳理隔距是通过调节钳板机构的升降来达到,而钳板机构的结构比较复杂;新型精梳机钳板取消了调节梳理隔距的机构,特别是部分国产精梳机存在制造精度的问题。同一标准安装的锡林,梳理隔距的眼差比较大。为了解决梳理隔距偏差大的问题,通常采用在锡林与弓形板之间加垫片的方式来保证工艺要求的某一梳理隔距。但是采用垫片来调节梳理隔距非常的不方便且劳动强度比较大;申请号为03277924.0和201020173015.5的实用新型专利,均提出了一种梳理隔距可调式的整体锡林,其方法是在锡林上设置若干个调节螺钉,调节螺钉通过设有螺纹的通孔被安装在锡林上。但是,上述两个专利仍然无法实现整个锡林针面上等隔距梳理或不同针排之间梳理隔距的分段调节,这样不但影响锡林的梳理效果,还会造成锡林对不同品种的纤维适应性降低,锡林的梳理作用无法达到充分发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梳理隔距分段调节式精梳锯齿锡林,可以实现梳理隔距的分段调节,且调节方便、调节精度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梳理隔距分段调节式精梳锯齿锡林,其特征在于:包括针排和弧形的基座,针排下端设有梯形槽,梯形槽内设有梯形的金属棒;所述基座两端设有第一螺孔,第一螺孔内设有第一螺栓,基座通过第一螺栓与锡林壳体相连接;所述第一螺孔之间设有开槽,开槽两端设有带螺纹的通孔,通孔上部内设有调节螺钉,基座通过紧固螺栓、调节螺钉、金属棒与针排相连接。
所述开槽的中部均匀设有四个第二螺纹孔,紧固螺栓通过第二螺纹孔、金属棒与中部的针排相连接。
所述开槽的数量设有4-5排。
所述调节螺钉下部设有矩形槽,矩形槽的数量为2个、对称分布在调节螺钉上。
所述针排上固定设有齿条,齿条的数量设有4-5排。
所述齿条通过螺钉固定在弧形的针排上,针排两端设有用于固定齿条的塑料挡板。
所述第一螺孔为台阶型圆孔。
其调节步骤为:松开锡林的基座上的第一螺栓,将基座从锡林壳体上取下来;根据工艺要求的梳理隔距,分别松开基座上开槽的通孔和第二螺纹孔上的紧固螺栓,然后分别调节调节螺钉上的矩形槽使针排至工艺要求的位置;利用紧固螺栓、调节螺钉、金属棒实现针排梳理隔距的定位,通过紧固螺栓、金属棒对针排进行固定;然后将锡林的基座上的第一螺栓固定在锡林壳体上并拧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以实现梳理隔距的分段调节,同时调节方便、精度高;在梳理隔距分段调节的基础上解决了由于钳板机构的四连杆运动造成的锡林不等隔距梳理的技术难题,实现了等隔距梳理,为提高棉纺精梳加工质量提供了保障;针对不同的纺纱加工原料,特别是化学纤维的精梳加工,可通过调节每组齿条的梳理隔距来实现低落棉、低成本、高质量的目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不同针排之间的梳理隔距固定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不同针排之间梳理隔距变化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工学院,未经中原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52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压式弹簧加压摇架
- 下一篇:一种锆酸钡纤维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