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焙砂中提取金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0446.5 | 申请日: | 2016-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1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李骞;杨永斌;张雁;姜涛;徐斌;刘晓亮;胡建军;纪方舟;邹强;刘光;李光辉;范晓慧;郭宇峰;陈许玲;张元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11/00 | 分类号: | C22B11/00;C22B3/12;C22B1/06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43114 | 代理人: | 刘擎天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焙砂中 提取 方法 | ||
1.一种从焙砂中提取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金精矿焙烧所得焙砂筛分为粗、细粒级,对粗粒级焙砂进行磨矿,使其粒度-44μm的颗粒占90%以上后进行碱浸,碱浸后渣液分离,得到碱浸渣;对细粒级焙砂进行硫酸熟化焙烧-水洗,渣液分离,得到水洗渣;进一步将碱浸渣和水洗渣混合进行化学浸金;
其中,粗、细粒级的分界为37-44μm之间的一个点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碱浸过程中使用NaOH或KOH,其用量为碱浸过程中焙砂质量的1.5%-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碱浸过程中的浸出温度为80-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硫酸熟化焙烧的温度为80-40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硫酸熟化焙烧过程中硫酸的过剩系数为1.5-4.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碱浸过程中的浸出时间为0.5-2h。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硫酸熟化处理时间为0.5-2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碱浸渣和水洗渣混合后加入氧化钙调整pH为10-11.5进行化学浸金。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碱浸渣和水洗渣的混合质量比为1:5~3:2。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碱浸过程中的液固比为3:1~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044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