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负离子的饰面竹塑导热墙板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5334.0 | 申请日: | 2016-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4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霞;涂道伍;刘盛全;郭勇;朱诗留;张凯婷;苏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97/02 | 分类号: | C08L97/02;C08L27/06;C08L77/00;C08K13/02;C08K3/04;C08K5/098;C08K5/20;C08K3/34;C08J9/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5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23003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竹塑 导热 墙板 负离子 墙板基材 饰面 聚醚嵌段酰胺 共混物 锗石粉 质量比 地板 预处理 玻璃纤维布层 热膨胀系数 热塑性塑料 不易翘曲 天然纹理 竹材加工 单板层 发泡剂 纳米级 偶联剂 润滑剂 竹炭粉 开槽 冷压 砂光 涂胶 重竹 竹粉 组坯 加工 养生 变形 油漆 挤出 复合 制造 | ||
1.一种具有负离子的饰面竹塑导热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由竹塑墙板基材层、玻璃纤维布层、重竹单板层组合而成;
所述竹塑墙板基材层的材料按质量百分比由如下组分构成:竹粉20-25%、PVC和聚醚嵌段酰胺共混物30-35%、纳米级竹炭粉8-10%、润滑剂2-4%、发泡剂1-3%、偶联剂2-3%,锗石粉余分;
所述墙板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竹材或竹材边角料放入磨粉机中磨粉处理,经过筛分处理后得到200目竹粉颗粒;
2)将竹粉颗粒放入烘箱150℃温度条件下,进行4小时干燥处理;
3)将干燥好的竹粉混合均匀后放入反应釜中,控制竹粉的厚度小于1cm,将氮气通入反应釜中,充分置换釜内空气1-2次后,通入F2/N2混合气体置换反应釜中的氮气,然后在45℃、60℃、75℃各反应1个小时;反应结束后,用氮气置换反应釜中的气体2次,其中氮气置换第一次保持在室温条件下置换1小时,第二次在140℃条件下置换1小时;得氟化处理的竹粉颗粒;
4)将锗石破碎后放入磨粉机中进行磨粉处理,经过筛分处理后得200目锗石粉;
5)首先将竹粉与锗石粉放入高速混合分散机加热混合至90℃,再将PVC和聚醚嵌段酰胺共混物、纳米级竹炭粉、润滑剂、发泡剂和偶联剂一起投入高速混合分散机升温至110-125℃后混合20分钟,然后冷却至45℃待用;
6)将混合好的粒料输送至锥型双螺杆挤出机料斗中,温度185℃-195℃、转数25r/min-30r/min、挤出、截断制成竹塑墙板基材;
7)将挤出好的竹塑墙板基材取出后,放在室温条件下养生48小时;
8)竹塑墙板基材经宽带砂光机定厚砂光后,厚度为8-10mm,长度为199-200cm,密度为0.7-0.8g/cm3;
9)首先使用涂胶机依次对竹塑墙板基材、重竹单板涂胶,再依次将竹塑墙板基材、玻璃纤维布、重竹单板叠合组坯后,放入冷压机进行加压固化;所述重竹单板为锯切单板,厚度为1.5mm,含水率控制在7-9%;冷压机的压力值为12-15MPa,冷压时间为48h;所述涂胶的胶种为双组份聚氨酯胶,涂胶量为75-80g/m2,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为30%-45%;玻璃纤维布厚度为1mm;
10)将复合后的竹塑复合墙板从冷压机取出后,放在室温条件下养生48小时;
11)将养生后的竹塑复合墙板经砂光、油漆、开榫工序得具有负离子的饰面竹塑导热墙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负离子的饰面竹塑导热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竹塑墙板基材层的材料按质量百分比由如下组分构成:竹粉20%、PVC和聚醚嵌段酰胺共混物35%、纳米级竹炭粉10%、润滑剂4%、发泡剂3%、偶联剂3%、锗石粉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负离子的饰面竹塑导热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PVC和聚醚嵌段酰胺共混物按质量比8:2的比例混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负离子的饰面竹塑导热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锌和乙撑双硬脂酸酰胺的混合物,按质量比1:2比例混合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负离子的饰面竹塑导热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负离子的饰面竹塑导热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533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