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15577.6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4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G03B17/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琼 |
地址: | 52385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方法 装置 电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成像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 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对焦技术总是存在难以实现对焦的场景,例如某些暗光、低 对比度的场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 供了一种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成像装置采用手动对焦模式或者 自动对焦模式进行对焦,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步骤,在所述自动对焦模式下判断所述自动对焦模式是否成功对 焦;及
控制步骤,在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失败时控制所述成像装置采用所述 手动对焦模式进行对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像装置包括激光测距装置,所述自动对焦模 式包括激光对焦模式,所述判断步骤包括:
检测被摄物的物距;
判断所述物距是否大于预定距离;及
在所述物距大于所述预定距离时判断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失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包括激光对焦模式,所述判断步 骤包括:
检测被摄场景的亮度;
判断所述场景的亮度是否大于第一预定亮度;及
在所述场景的亮度大于所述预定亮度时判断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失 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包括相位对焦模式,所述判断步 骤包括:
检测被摄场景的亮度;
判断所述场景的亮度是否小于第二预定亮度;及
在所述场景的亮度小于所述第二预定亮度时判断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对 焦失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包括反差式对焦模式,所述判断 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反差式对焦模式下的聚焦值(focusvalue,FV)波形;
判断所述FV波形是否出现高位拐点;及
在所述FV波形未出现所述高位拐点时判断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失 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像装置包括用户界面及对焦马达,所述控制 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
控制所述用户界面显示手动对焦图案,所述手动对焦图案包括所述对焦 马达的步数进度条;及
根据所述步数进度条的用户操作调节所述对焦马达的步数。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成像装置采用手动对焦模式或者 自动对焦模式进行对焦,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自动对焦模式下判断所述自动对焦 模式是否成功对焦;及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失败时控制所述 成像装置采用所述手动对焦模式进行对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像装置包括激光测距装置,所述自动对焦模 式包括激光对焦模式,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第一检测子模块,所述第一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被摄物的物距;及
第一判断子模块,所述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物距是否大于预定 距离;并在所述物距大于所述预定距离时判断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失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包括激光对焦模式,所述判断模 块包括:
第二检测子模块,所述第二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被摄场景的亮度;及
第二判断子模块,所述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场景的亮度是否大 于第一预定亮度;并在所述场景的亮度大于所述预定亮度时判断所述自动对 焦模式对焦失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包括相位对焦模式,所述判断模 块包括:
第三检测子模块,所述第三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被摄场景的亮度;及
第三判断子模块,所述第三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场景的亮度是否小 于第二预定亮度;并在所述场景的亮度小于所述第二预定亮度时判断所述自 动对焦模式对焦失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包括反差式对焦模式,所述判断 模块包括:
获取子模块,所述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反差式对焦模式下的聚焦值 (focusvalue,FV)波形;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55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