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纯白色仿刺参的选育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67999.0 申请日: 2016-02-01
公开(公告)号: CN105706969B 公开(公告)日: 2018-04-17
发明(设计)人: 胡炜;李成林;赵斌;韩莎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主分类号: A01K61/00 分类号: A01K61/00
代理公司: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1 代理人: 杨秉利
地址: 266100 ***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白色 刺参 选育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海水养殖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纯白色仿刺参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2003年以来,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仿刺参养殖规模飞速拓展,形成了继藻、贝、虾、鱼之后的“第五次”海水养殖产业浪潮,现已成为我国单品种养殖产值最高的海水养殖主导产业,全国现有仿刺参养殖面积约214945公顷,年产量193705吨,年产值达350亿元以上。

仿刺参又称灰刺参、灰参、海鼠,也就是人们俗语中的刺参,其体色随生长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多呈黄色、褐色、青色,通体白色的仿刺参俗称白玉参,在自然界十分罕见,大约20多万只海参中才可能出现一只。

目前,在仿刺参遗传育种方面,世界上仅有我国以选择育种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研究,选育的目标性状主要为快速生长、耐低盐、耐高温、抗病等生长相关的数量性状,针对表观与体色等质量性状的选育一直未有突破性进展。2009年和2010年,东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共同利用白刺参亲参进行了人工繁育,获得白刺参稚参2000多万头,但其中体色偏黄或疣足发黄的个体较多,未能达到通体乳白晶透的上等品质。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多食用仿刺参的国家,其独特的医疗保健和增强免疫作用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青睐,被称为“海产八珍”之首,在传统八大菜系中均有以仿刺参为主要食材的高级名菜,菜品味道鲜香、口感嫩滑,充分体现了我国饮食文化中“香味意形养”五大要素,但在菜品评判的“色”字要素方面,却由于仿刺参体色的各不相同而一直未有理想的判论。此外,由于近年来消费门槛降低以及人们饮食习惯的变化,鲜冻、即食、冻干等保留刺参原色的加工产品逐渐成为主流,烹饪和食用方式也多以煲汤(粥)以及蘸食、拌食等快捷方式为主,这也对仿刺参的表观体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白色是代表纯洁、优雅的颜色,通体乳白晶透的仿刺参相对于传统的灰、青、褐色刺参将具有更好的品相,更易使消费者接受。此外,相关研究已经表明白刺参的硒含量是普通刺参的10倍,而硒能有效阻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供应,对杀灭癌细胞并对放、化疗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因此,白刺参的市场价值必定远高于现有品种,产业化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如何通过高强度的选育,不断的收集、选育及生长比较等探索性试验分析,创建系统而完善的白刺参选育技术路线与工艺,获得白色性状遗传稳定性达90%以上的新品系群体。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纯白色仿刺参的选育方法,通过高强度选育获得白色性状遗传稳定性达90%以上的新品系群体,且遗传性状稳定,提前达到我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办法》的审定标准,纯白色仿刺参的商业价值将远高于普通品种。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纯白色仿刺参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收集背、腹通体白色的纯野生仿刺参个体,移至养殖池塘中单独隔离暂养保存,暂养池水保持pH值7.8~8.5、溶解氧5mg/L以上、温度16℃以内、盐度28~34,暂养前期每日按刺参体重1%~3%的量投喂配合饲料,至催产前4~6天停止;

(2)每年4月下旬或5月初开始,筛选个体重200g/头以上正常摄食生长、活力强的个体作为选育基础群体置于室内水泥池中暂养育肥,待性腺成熟后采用阴干+流水刺激的方法进行人工催产,产卵水温21~23℃,当镜检每个卵子周围有1~2个精子时及将雄参取出,采卵密度达到7~10个/ml后将所有种参取出,并将池水温度升至22~24℃进行孵化,孵化期间保持微充气,使受精卵分布均匀;

(3)孵化至小耳幼体时用拖选法进行选育,按0.24~0.26个/ml的密度布置到水温22~23℃的水泥池中培育,根据刺参体色变化的拟色原理,水泥池四壁及池底均贴装白色瓷砖或刷白漆营造白色环境,投喂以角毛藻、盐藻为主,搭配投喂酵母粉,投喂量为小耳幼体1万cell/ml、中耳幼体2万cell/ml、大耳幼体3万cell/ml,换水量为小耳幼体1/4、中耳幼体1/3、大耳幼体1/2;

(4)当至少有30%的浮游幼体发育至樽形幼体时,投放消毒处理好的白色波纹板框做附着基,附着基平铺于池底,之上再加放1/2数量的附着基并均匀分布;培育池水温度降至与自然海水温度同步,每天至少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45%~55%的总量程,投放附着基后15~20天第一次倒池,之后每5~7天倒池一次;投放附着基3~5天后,饵料逐步由浮游幼体时的单胞藻过渡为人工配合饲料,配合饲料投喂量为参苗体重的1%~3%并根据摄食情况适当调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未经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79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