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纯白色仿刺参的选育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67999.0 申请日: 2016-02-01
公开(公告)号: CN105706969B 公开(公告)日: 2018-04-17
发明(设计)人: 胡炜;李成林;赵斌;韩莎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主分类号: A01K61/00 分类号: A01K61/00
代理公司: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1 代理人: 杨秉利
地址: 266100 ***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白色 刺参 选育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纯白色仿刺参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收集背、腹通体白色的纯野生仿刺参个体,移至养殖池塘中单独隔离暂养保存,暂养池水保持pH值7.8~8.5、溶解氧5mg/L以上、温度16℃以内、盐度28~34,暂养前期每日按刺参体重1%~3%的量投喂配合饲料,至催产前4~6天停止;

(2)每年4月下旬或5月初开始,筛选个体重200g/头以上正常摄食生长、活力强的个体作为选育基础群体置于室内水泥池中暂养育肥,待性腺成熟后采用阴干+流水刺激的方法进行人工催产,产卵水温21~23℃,当镜检每个卵子周围有1~2个精子时即将雄参取出,采卵密度达到7~10个/ml后将所有种参取出,并将池水温度升至22~24℃进行孵化,孵化期间保持微充气,使受精卵分布均匀;

(3)孵化至小耳幼体时用拖选法进行选育,按0.24~0.26个/ml的密度布置到水温22~23℃的水泥池中培育,根据刺参体色变化的拟色原理,水泥池四壁及池底均贴装白色瓷砖或刷白漆营造白色环境,投喂以角毛藻、盐藻为主,搭配投喂酵母粉,投喂量为小耳幼体1万cell/ml、中耳幼体2万cell/ml、大耳幼体3万cell/ml,换水量为小耳幼体1/4、中耳幼体1/3、大耳幼体1/2;

(4)当至少有30%的浮游幼体发育至樽形幼体时,投放消毒处理好的白色波纹板框做附着基,附着基平铺于池底,之上再加放1/2数量的附着基并均匀分布;培育池水温度降至与自然海水温度同步,每天至少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45%~55%的总量程,投放附着基后15~20天第一次倒池,之后每5~7天倒池一次;投放附着基3~5天后,饵料逐步由浮游幼体时的单胞藻过渡为人工配合饲料,配合饲料投喂量为参苗体重的1%~3%并根据摄食情况适当调整;

(5)参苗培育及养殖全过程均在白色环境中进行,定期记录其体色及生长发育情况,并筛选淘汰发生体色分离、生长缓慢、发病、状态差的个体;所述筛选淘汰发生体色分离、生长缓慢、发病、状态差的个体,具体方法为:具体筛选4次,第一次在体重2~3g/头时进行,选留率为28%~32%;第二次在45~55g/头时进行,选留率为28%~32%;第三次在90~110g/头时进行,选留率为48%~52%;第四次在长至190~210g/头时进行,选留率至少为90%,最终获得选育的F1代白刺参;

(6)选育的F1代白刺参在经2年养殖后发育成熟,作为亲本分别自交和与保存的基础群体杂交,形成白刺参的F2子代,白刺参的F2子代的选育技术工艺与培育条件同F1代白刺参;

(7)经过连续3代高强度标准化选育,获得遗传性状稳定的F3代纯白色刺参新品系,选留率为90%以上,且生长速度与抗逆性状与原种刺参无显著差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未经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799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