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依鲁替尼重要中间体4-苯氧基苯甲酰氯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0922.6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1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明;王超;史建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禾之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51/60 | 分类号: | C07C51/60;C07C51/29;C07C65/24;C07C45/46;C07C49/8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迎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12 | 代理人: | 张群峰;吕良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依鲁替尼 重要 中间体 苯氧基苯甲酰氯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依鲁替尼重要中间体4-苯氧 基苯甲酰氯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依鲁替尼是美国Pharmacyclics公司和美国强生公司共同研发的 一种口服的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于2013年2月被FDA 授予突破性治疗药物资格,并分别于2013年11月13日和2014年2 月12日批准为套细胞淋巴瘤(MCL)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的治疗药物。该药通过与靶蛋白BTK活性位点半胱氨酸残基 (Cys-481)选择性的共价结合,不可逆性的抑制BTK,从而有效的 阻止肿瘤从B细胞迁移到适应于肿瘤生长环境的淋巴组织。
潘峥婴等人[Pan,Z.Y.etal.DiscoveryofSelectiveIrreversible InhibitorsforBruton’sTyrosineKinase.ChemMedChem2007,2, 58-61.]和专利US20080108636报道的依鲁替尼的合成过程,都是以 4-苯氧基苯甲酸(2)为原料,首先和SOCl2反应,得到相应的酰氯中 间体(3)。然后酰氯和丙二腈作用,得到中间体(4)。中间体(4) 和TMSCH2N2反应得到中间体(5),它和水合肼反应得到咪唑中间 体(6).化合物(6)在甲酰胺中加热成环得到中间体(7)。中间体(7) 和哌啶醇(8)缩合得到中间体(9)。然后,脱保护得到中间体(10), 再与丙烯酰胺(11)进行酰胺化反应得到依鲁替尼(1)。
其中的重要中间体(3)即为4-苯氧基苯甲酰氯,此化合物是合成 依鲁替尼的重要中间体。
上述依鲁替尼的合成路线较长,并且合成依鲁替尼所需的原料及 各种中间体都不常见,另外成本都较高,这些都限制了依鲁替尼的工 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某些或某个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依 鲁替尼重要中间体4-苯氧基苯甲酰氯的合成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依鲁替尼重要中间体4-苯氧基苯甲酰氯的合成方 法,以二苯醚为原料,经过酰基化反应合成4-苯氧基苯乙酮,然后进 行氧化反应合成4-苯氧基苯甲酸,最后进行酰化反应生成目标产物 4-苯氧基苯甲酰氯。
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第一步(酰基化反应):
在反应釜中加入溶剂二氯甲烷,在搅拌中加入二苯醚与催化剂, 将反应液冷却至0-5℃后,加入酰基化试剂和溶剂二氯甲烷的混合溶 液,保温一段时间,反应结束,经分离提纯后得到中间体4-苯氧基苯 乙酮。该酰基化反应为苯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取代有一定定位规律, 主要为苯环的对位取代,低温下则能确保优先对位取代。
优选情况下,所述的二苯醚、酰基化试剂与催化剂的物质的量比 为1∶1∶1-1∶5∶10;所述的催化剂选自于氯化铝、氯化锌、氯化铁、三 氟化硼;所述的酰基化试剂选自于乙酰氯、乙酸酐。
优选情况下,所述混合溶液中酰基化试剂和溶剂二氯甲烷质量比 为1∶1-1∶10。
优选情况下,所述的保温时间为0.5-5h。
优选情况下,所述的分离提纯步骤为:将冰水缓慢加入反应釜中, 静置分层后,将有机相依次用水、碳酸钠水溶液及盐水洗涤。加入无 水硫酸钠干燥,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减压回收二氯甲烷。加入甲醇后继 续升温减压蒸馏残余二氯甲烷溶剂,重复三次。最后将釜内反应液自 然冷却得到中间体4-苯氧基苯乙酮。经该分离提纯后,中间体4-苯 氧基苯乙酮的纯度大大提供,并且溶剂得以回收利用。
第二步(氧化反应):
在反应釜中加入氧化剂、甲醇溶剂及上步中间体4-苯氧基苯乙 酮,将浑浊的反应液加热至反应液完全溶清,并保温回流。向反应液 中加入酸调节pH至酸性,并持续搅拌0.5-1.5h,冷却后经分离提纯 得到中间体4-苯氧基苯甲酸。
优选情况下,4-苯氧基苯乙酮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比为 1∶10-1∶20;所述的氧化剂选自于次氯酸钾、次氯酸钠、次氯酸钙。
优选情况下,所述的加热温度为50-90℃。
优选情况下,所述的pH为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禾之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禾之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09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