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雾化蒸发的浓盐水零排放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5925.0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69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甄胜利;刘泽军;齐长青;王正中;黄志亮;王思羽;倪雪;马文臣;罗彬;田素芳;郝海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2 | 分类号: | C02F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程殿军 |
地址: | 10009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雾化 蒸发 盐水 排放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的基于雾化蒸发的浓盐水零排放系统及其方法,通过调节暂存,雾化浓缩,雾化结晶的方法,包括调节池和结晶池,还包括雾化蒸发循环浓缩池、回流管、雾化结晶装置、调节池出水口控制阀和雾化蒸发循环浓缩池出水口控制阀构成的排放系统,通过本技术方案,利用机械设备将浓盐水雾化成为直径100μm~150μm的小水滴,增加热交换比表面积,提高2~5倍自然蒸发效率;2采用雾化蒸发设备并结合合理的系统控制,较传统蒸发塘处理浓盐水技术,降低了50%~80%的用地需求;3通过调节池调节暂存、雾化蒸发循环浓缩、雾化结晶这一方法,结合系统控制和气象监测,实现浓盐水蒸发浓缩与结晶,达到浓盐水处理零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雾化蒸发的浓盐水零排放处理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雾化蒸发的浓盐水零排放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蒸发塘是一种即经济,又可行的水处理设施,特别是在现代煤化工、石油化工、采矿等水处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自然蒸发塘存在土地占用面积大、蒸发效率低、以及受天气降水等自然条件变化影响大等缺点而受到使用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雾化蒸发的浓盐水零排放系统及其方法,利用机械雾化蒸发、浓缩、结晶设备,通过构建调节池调节暂存——雾化蒸发循环浓缩——雾化结晶浓盐水,从而最终实现浓盐水处置零排放。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雾化蒸发的浓盐水零排放方法,按以下步骤完成:
调节暂存,浓盐水首先进入调节池;当月平均蒸发量小于降雨量时,调节池出水口控制阀关闭,调节池蓄水;利用调节池调节暂存浓盐水;
雾化浓缩,当月平均蒸发量大于降雨量时,调节池出水口控制阀开启,调节池内暂存的浓盐水及期间的进水全部进入雾化蒸发循环浓缩池;通过雾化设备进行雾化浓缩处理,当雾化蒸发循环浓缩池内浓盐水达到近饱和状态,含盐量大于200000mg/L时,调节池出水口控制阀关闭;
雾化结晶,循环浓缩后的浓盐水通过开启的雾化蒸发循环浓缩池出水口控制阀,进入结晶池,依托雾化结晶设备进行盐分雾化结晶处理,结晶过程中剩余的浓盐水经回流管返回到雾化蒸发循环浓缩池中,结晶过程完成后关闭雾化蒸发循环浓缩池出水口控制阀。
一种基于雾化蒸发的浓盐水零排放系统,包括调节池和结晶池,还包括雾化蒸发循环浓缩池、回流管、雾化结晶装置、调节池出水口控制阀和雾化蒸发循环浓缩池出水口控制阀,所述调节池、雾化蒸发循环浓缩池和结晶池依次通过连接管道相连通,所述调节池出水口控制阀和雾化蒸发循环浓缩池出水口控制阀分别设置在所对应调节池出水口和雾化蒸发循环浓缩池出水口的连接管道上;所述雾化结晶装置为两部,分别设置在雾化蒸发循环浓缩池和结晶池上;所述回流管设置在雾化蒸发循环浓缩池和结晶池之间,回流管两端分别与雾化蒸发循环浓缩池和结晶池内相连通。
所述雾化结晶装置包括有雾化结晶器、潜水泵、隔离坝、水泵支座和进水管,两个隔离坝分别设置在雾化蒸发循环浓缩池和结晶池的池畔上,所述雾化蒸发循环浓缩池的水平底面低于结晶池的水平底面,所述雾化结晶器设置在所对应的隔离坝顶部,所述水泵支座分别设置在雾化蒸发循环浓缩池和结晶池底部的混凝土板上,潜水泵分别固定在所对应的水泵支座上,所述进水管一端与潜水泵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所对应设置在隔离坝顶的雾化结晶器相连接。
所述雾化结晶器由摆动架、支撑架、喷嘴、圆柱形风筒、环向压力钢管和风机构成,所述圆柱形风筒和风机分别设置在摆动架上,摆动架铰接在支撑架上,风机的出风口设置在位于圆柱形风筒后端相对应位置上,所述环向压力钢管设置在圆柱形风筒的前端上,在环向压力钢管外侧面上分别均匀分布设置有若干喷嘴,每个喷嘴的轴心轴与环向压力钢管外侧表面相垂直。
所述喷嘴由嘴体和螺旋锥台构成,所述喷嘴中心设置有工作通孔,所述螺旋锥台设置在喷嘴的前端,工作通孔分别与螺旋锥台的螺旋表面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59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杨腈废水处理的工艺方法
- 下一篇:含氧化镁的净水组合物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