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监测裂纹速率的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7999.1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0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翼安达航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04 | 分类号: | G01N2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王淑玲 |
地址: | 1014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监测 裂纹 速率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结构健康(损伤)的监测传感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监测裂纹速率的传感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监测传感器按照构件的特征将信息智能涂层涂于结构危险部位,智能涂层包括设置于构件基体上的传感层,传感层由导电粒子、改性剂组成,厚度为几十纳米到几十微米之间,在传感层与构件基体之间设置有驱动层,驱动层分为有机材料驱动层,无机材料驱动层,无机材料驱动层由无机非导电材料组成,有机材料驱动层由有机非导电材料组成,驱动层与构件基体和传感层固化成一体,驱动层的厚度为几十微米到几百微米之间,在传感层外设置有保护层,保护层由非导电材料组成。在实验室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实现,而在现有设备结构危险部位涂上信息智能涂层受时间和空间条件限制很难实现,智能涂层质量难以保证,不可能在现有设备上广泛应用。且现有技术中监测传感器一般只能监测到有没有裂纹产生,不能监测裂纹扩展速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监测裂纹速率的传感器,通过感知结构表面裂纹长度变化,并将其转换为电阻变化量来测量被测物件表面裂纹的检测元件传感器,是结构裂纹实时监测系统信息感知部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监测裂纹速率的传感器,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依次设置的信息传感层,信息采集层和保护层;
所述信息传感层为绝缘性材料,其粘贴在被监测件上;所述信息采集层属于电阻性材料,包括五根并列线组、外接引线焊点和五个并列电阻焊盘;所述传感器水平粘贴在被监测件的边缘,外接引线焊点焊接引线焊盘,所述外接引线焊点设置在信息采集层中;所述传感器的粘贴区域设置在所述传感器的裂纹区;所述五个并列电阻焊盘焊接1kΩ电阻。
优选的,所述信息传感层由聚合物、导电粒子和胶粘剂组成,所述胶粘剂与被监测件的结构表面固化融为一体,所述聚合物溅射在导电粒子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由聚酰亚胺膜和AB胶或金属构件组成;所述保护层的聚酰亚胺膜设置在所述传感器的最外层,所述传感器通过AB胶或金属构件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将裂纹监测传感器粘接在结构件上,可实现对结构件部位进行实时监测裂纹萌生及扩展情况,并计算出裂纹扩展速率;本传感器解决监测裂纹扩展速率问题;
2.对封闭结构零部件必须进行裂纹损伤监测时,可将裂纹监测传感器组装在封闭结构裂纹件上后,再进行部位安装,解决了目前常规探伤手段不能检查的问题;
3.检测时无须分解结构部位和密封部位,不用去除漆层,与传统的检测技术相比检测更方便快捷,工程适用性强;
4.选用电阻值变量作为结构裂纹监测的表征参量,信号提取、采集、处理系统有效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裂纹监测传感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条形裂纹监测传感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组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实施方案可以被单独地或总地用术语“实用新型”来表示,这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实上公开了超过一个的实用新型,不是要自动地限制该应用的范围为任何单个实用新型或实用新型构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翼安达航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金翼安达航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79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