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鞘流技术的动态颗粒图像粒度粒形分析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02237.1 | 申请日: | 2015-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1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范继来;孟庆学;李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0 | 分类号: | G01N15/00;G01N15/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俞鲁江 |
地址: | 118009 辽宁省丹***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技术 动态 颗粒 图像 粒度 分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仪器设备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动态颗粒图像粒度粒形分析仪。
背景技术
图像法的颗粒粒度粒形分析仪是颗粒粒度粒度粒形表征的有效手段,但传统静态法的仪器分析过程较慢,颗粒代表性不足,人为干扰因素较大,所以测量结果精度不高,重复性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态颗粒图像粒度粒形分析仪,是采用鞘流法的流体动力学聚焦技术,结合颗粒图像快速识别软件技术的一种动态图像颗粒分析仪。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鞘流技术的动态颗粒图像粒度粒形分析仪,包括光学测量装置和鞘流池;所述光学测量装置包括光源、光栏、镜头、调焦平台及与计算机连接的CCD,所述光栏、镜头间设置鞘流池;所述鞘流池包括鞘液腔,所述鞘液腔的中端呈圆锥形,鞘液腔的上端为圆柱形,鞘液腔上端的侧面设置鞘流入口;鞘液腔的轴心设置样品腔,所述样品腔的底端在鞘液腔的下端以上,所述样品腔的入口与样品注射泵的出口连接,样品注射泵的入口与样品筒连接;所述鞘流入口与鞘流注射泵的出口连接,鞘流注射泵的入口与鞘流筒连接;鞘液的注射速度大于样品液的注射速度。
所述鞘流池的下端设置水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采用流动动力学聚焦技术,该技术在颗粒粒度粒形表征领域内是首创应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使图像法的颗粒测试仪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鞘流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2所示,包括光学测量装置和鞘流池3;所述光学测量装置包括光源4、光栏5、镜头10、调焦平台9及与计算机14连接的CCD11,所述光栏5、镜头间10设置鞘流池3;所述鞘流池3包括鞘液腔,所述鞘液腔的中端32呈圆锥形,鞘液腔的上端31为圆柱形,鞘液腔上端31的侧面设置鞘流入口35,鞘液腔的下端33为直径小于上端31的圆柱形;鞘液腔的轴心设置样品腔34,所述样品腔34的底端341在鞘液腔的下端33以上,所述样品腔34的入口36与样品注射泵13的出口连接,样品注射泵13的入口与样品筒12连接;所述鞘流入口35与鞘流注射泵1的出口连接,鞘流注射泵1的入口与鞘流筒2连接;鞘液的注射速度大于样品液的注射速度。
图1中,6为鞘液流,7为样品流。
本实用新型的独特之处在于以下几点:
采用流体动力学聚焦技术的鞘流池,该鞘流池是独创设计的,结构简单、实现方便、效果好。流动动力学聚焦技术在很多行业有应用,如医疗仪器等,但在颗粒粒度粒形测量领域应用是首创的。
采用两个高精度的注射泵来控制测试进样,一个泵是控制鞘液的,一个泵是控制样品液的,通常鞘液的注射速度要大于样品液的注射速度,再经过独特设计的鞘流池,这样鞘液就可以包裹住样品液,使样品液不散开,在很窄的一个流域内成直线形通过成像区,使颗粒图像时刻保持清晰状态。
采用高亮度的LED点光源径准直后作为成像用的照明光源,动态拍摄需要高亮度的光源,而且准直后对成像清晰度有很大改善。
采用连续变倍的放大镜头,从1-35倍连续变倍,可以实现1-500微米的测量范围。物镜不需更换,只需通过旋钮旋转变倍。
采用高速CCD相机,最小快门时间达到1us,帧率达到120帧以上,实现对快速流动颗粒的图像拍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未经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22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刚玉保护套管的浊度仪
- 下一篇:直读压力式道钉拉拔仪自校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