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站台安全门支撑照明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8001.3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5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彦辰;江山;张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亚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1/02 | 分类号: | B61B1/02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7227 | 代理人: | 潘晋祥;李祺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站台 安全门 支撑 照明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车站设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站台安全门支撑照明结构。
背景技术
站台安全门是现代化地铁工程的必备设施,沿地铁站台边缘设置,将站台和列车运行区域隔开,防止人员跌落到列车运行区域,避免造成安全事故。为了提示乘客准确乘车,车站内的站台安全门上部一般设置有线路提示信息,由于地铁站位于地下,光线不足,为了使乘客看清站台安全门上的线路提示信息,需要照明设施对其进行照明,目前照明设施的光源直接暴露在外,最然一定程度的照亮了线路提示信息,但较为刺眼,视觉效果不佳。若直接在站台安全门上设置电子显示屏来显示线路提示信息,则会大幅度增加车站的建设成本和维护保养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一种站台安全门支撑照明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站台安全门支撑照明结构,包括与房顶相连的吊架,所述吊架下部连接有照明支撑架,站台安全门上部与照明支撑架相连,下部与地面相连,所述照明支撑架下部的内侧设置有照明腔,所述照明腔的下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外侧边缘设置有挡板,内侧边缘与站台安全门内侧面对齐,所述照明腔侧内壁上安装有灯带,所述挡板位于灯带的下方,所述灯带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挡板的宽度。
优选的是,所述照明支撑架与站台安全门之间填充有绝缘胶。
优选的是,所述照明支撑架的下部纵向设置多根方管,上部为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架,两个支架的外侧都安装有护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站台安全门支撑照明结构的灯带设置在照明腔,通过开口将光线照射到站台安全门的内侧面上,可照亮设置在站台安全门上的线路提示信息,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也便于安装和改造,适用性强,成本低。灯带照明腔侧内壁上,使光线不会射向站台内侧,而设置的挡板可挡住灯带向下射出的光线,避免光线直接射向车站内的人员,光源不刺眼,照明效果更加柔和,提高视觉效果。
照明支撑架与站台安全门之间填充有绝缘胶,避免因车站顶部安装的电器设施漏出的电传递到站台安全门上,避免站内人员发生触电事故,而且绝缘胶具有一定的弹性,也可消除振动,降低噪音。
照明支撑架连接站台安全门的下部设置方管,使结构强度更高,支撑和连接强度好,提高了其使用寿命。上部间隔设置的支架安装护板,形成双层结构,可消除列车运行区域列车经过时产生的风压和气流对照明支撑架的影响。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站台安全门支撑照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它目的,现结合所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所说明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该站台安全门支撑照明结构,包括与房顶1相连的吊架2,所述吊架2下部连接有照明支撑架3,站台安全门4上部与照明支撑架3相连,下部与地面相连。
照明支撑架3下部的内侧设置有照明腔5,照明腔5的下部设置有开口6,开口6的外侧边缘设置有挡板7,内侧边缘与站台安全门4内侧面对齐。
照明腔5侧内壁上安装有灯带8,挡板7位于灯带8的下方,灯带8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挡板7的宽度。
灯带8发出的光,通过开口6射向站台安全门4的内侧表面,照亮设置在站台安全门4内侧表面上的提示信息。挡板7和照明腔5的侧内壁阻挡光线射向站内人员,使光源不刺眼,照明效果更加柔和,提高视觉效果。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结构组成基本相同,区别在于:
如图1所示,照明支撑架3与站台安全门4之间填充有绝缘胶9。由于站内顶部吊架1的空间内一般会安装通风系统,有用电设备,当这些设备发生漏电故障使,由于吊架1、照明支撑架3都为金属构件,易导电。绝缘胶9将电阻断,避免电传递到站台安全门上,避免发生人员触电事故。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结构组成基本相同,区别在于:
如图1所示,照明支撑架3的下部纵向设置多根方管10,增加下部结构强度,提高其与站台安全门的支撑和连接强度。照明支撑架3上部为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架11,两个支架11的外侧都安装有护板,形成双层结构,消除列车经过时产生的风压和气流对照明支撑架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亚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亚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80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