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疮预防翻身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7789.0 | 申请日: | 2015-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1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梁金玉;梁丽媛;杨巍;文思丝;王志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普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57 | 分类号: | A61G7/0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翻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压疮预防翻身带。
背景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疮预防翻身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疮预防翻身带,包括用于翻身的翻身带主体和用于膝关节和踝关节防压的海绵垫圈;所述翻身带主体左右两侧各缝制有根系带;翻身带主体中部下端开设有圆孔;所述海绵垫圈左右两侧各缝制有根系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系带末端缝制有子母胶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迅速完成侧卧位的摆放,使用方便,着力均匀,减少了医务人员的体力消耗,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操作;胸部的系带可根据患者胖瘦调节,固定稳妥,舒适度高,可以不再使用沙袋等侧卧位固定用物;臀部镂空,便于对骶尾部皮肤进行观察和护理;膝关节和踝关节部位对应的位置设有海绵垫圈,可预防骨隆突处皮肤受压,两侧的胶带也可以根据患者的肢体粗细调节,且海绵垫圈固定牢固,不会因患者的肢体活动而滑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翻身带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海绵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中:1-翻身带主体,2-系带,3-子母胶带,4-圆孔,5-海绵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压疮预防翻身带,包括用于翻身的翻身带主体1和用于膝关节和踝关节防压的海绵垫圈5;所述翻身带主体1左右两侧各缝制有4根系带2;翻身带主体1中部下端开设有圆孔4;所述海绵垫圈5左右两侧各缝制有1根系带2。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系带2末端缝制有子母胶带3。
本实用新型中翻身带主体1一般采用手术中单制作:在手术中单上端和下端的两边、距离顶端50cm处和距离顶端35cm处的两侧分别缝上80cm*8cm的系带2,再在系带2的尾端缝上30cm*8cm的子母胶带3;在手术中单距离底端25cm处剪1个直径15cm的圆孔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翻身前先将患者移向床的一侧,再将翻身带置于患者身下,患者肩部与翻身带的上端平齐,护士站于床的另一侧,抓住翻身带的两侧系带使患者侧卧,将3对系带系在病床的防护栏上,分别作用在患者的肩部、腰部和大腿上部,用位于胸部位置的2根系带固定患者的躯体,防止摇晃,位于下面的膝关节和踝关节处分别垫上海绵垫圈,再用两侧的系带固定,头颈部垫上软枕,上下肢功能位置摆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普爱医院,未经武汉市普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77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护理便盆
- 下一篇:多分隔可拆卸有序控制的防压疮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