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1-(3,7-二氨基-吩噻嗪-10-基)乙酮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43007.1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1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隋强;杜小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方舟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79/30 | 分类号: | C07D279/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氨基 吩噻嗪 10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的用于合成1-(3,7-二氨基- 吩噻嗪-10-基)乙酮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3,7-双二甲氨基-吩噻嗪-10-基)乙酮是用于制备LMTXTM的中间体。LMTXTM是一 种结构稳定的1-(3,7-双二甲氨基-二氨基-10H-吩噻嗪)双盐酸盐,是稳定的亚甲蓝(MTC) 还原式,是由英国TauRX制药公司开发的口服用第二代Tau蛋白聚集抑制剂(TAI),目前仍处 于III期临床研发阶段。现有的药物仅暂时缓解阿尔茨海默症(AD)症状,不能阻止AD症状的 发展。LMTXTM提供了一种超过现有治疗阿尔茨海默症(AD)药物的治疗方法,其亦是本品最显 著的特点。
2004年2月18日,May等人首次公开了噻嗪染料还原酶消除内皮细胞中的亚甲蓝 (MayJM,Zhi-ChaoQ,CobbCE.Reductionanduptakeofmethylenebluebyhuman erythrocytes.[J].AmericanJournalofPhysiologyCellPhysiology,2004,286(6): C1390-C1398),并且显示人红细胞可以顺序地还原和吸收MTC。MTC本身难以被细胞吸收,而 MTC的还原式可以通过细胞膜,其吸收速度是酶依赖性的;此文献显示MTC和MTC还原式在细 胞内富集,MTC还原式在进入细胞后被氧化为MTC发挥药效。基于MTC还原式可以顺利地进入 细胞,显示较好的生物利用度,TauRX公司希望开发出MTC稳定的还原式,即LMTXTM。
本发明涉及到LMTXTM中间体1-(3,7-双二甲氨基-吩噻嗪-10-基)乙酮(AcMT)(结构 式如式III)的制备方法。
目前有关LMTXTM中间体AcMT的制备方法均以工业化的碱性亚甲蓝三水合物为原 料,经还原、乙酰化而获得,主要有以下报道:
1、专利CN200780020349报道了以10H-吩噻嗪为原料,用亚硝酸钠和醋酸制备单硝 基化合物,继续硝化制备二硝基化合物。用醋酸酐和吡啶进行N-乙酰化,通过柱色谱纯化N- 乙酰化产物,再用丙酮重结晶。用二氯化锡而水合物和乙醇还原N-乙酰化产物,得到1-(3, 7-双二甲氨基-吩噻嗪-10-基)乙酮,即AcMT.此合成过程中所用还原剂二氯化锡毒性较大 且成本较高,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2、专利CN200780033607首先报道了还原和乙酰化分步操作,还原剂用硼氢化钠, 还原产物收率未报道。乙酰化试剂用乙酸酐,粗品收率为53%。用20倍乙醇纯化,收率未报 道。以商购的亚甲蓝三水合物为原料,还原剂用一水合肼,经经还原、乙酰化(前两部采用一 锅法)得到中间体化合物,收率65%。
3、专利CN201180070054(P65/169)报道了还原和乙酰化一锅法合成中间体。还原 剂用一水合肼,乙酰化试剂用乙酸酐。粗品收率68.51-83.74%,之后用醋酸水溶液和甲苯 后处理纯化得精制品,收率57.09-68.5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改变工艺条件提供一种新的1- (3,7-双二甲氨基-吩噻嗪-10-基)乙酮(AcMT)的制备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AcMT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以式I化合物为原料,在甲苯中进行还原、乙酰化反应,得 到AcMT。
本发明AcMT的制备方法,还原阶段的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1h;乙酰化阶段 的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2h。
本发明AcMT的制备方法,所用到的溶剂为甲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方舟制药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方舟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30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