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车辆模块化燃油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08200.7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0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辛志斌;鲁长林;朱超;姜艳林;邱长权;朱明;于海飞;陈文杰;王虹程;王卫;陈祺;钱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7/18 | 分类号: | F02M37/18;F02M37/16;F02M37/22;B60K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蔡晶晶 |
地址: | 210031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油 电动油泵 下油箱 燃油粗滤器 进油接口 上油箱 接口连接 磁滤器 燃油输送装置 轨道车辆 手摇油泵 进油端 模块化 支架 机组 支架上部 支架下部 出油口 供油阀 进油口 排油阀 手动摇 阀门 输油 | ||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模块化燃油输送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有第一电动油泵、第二电动油泵、第一燃油粗滤器、第二燃油粗滤器、一个手动摇泵、一个磁滤器,支架上部设置有上油箱供油接口和上油箱进油接口,支架下部设置有机组供油接口、下油箱进油接口、下油箱供油接口,所述两个电动油泵和手摇油泵的输油端经阀门后与上油箱进油接口连接,手摇油泵和第一电动油泵的进油端经过第一柴燃油粗滤器后与下油箱供油接口连接,第二电动油泵的进油端经过第二柴燃油粗滤器后与下油箱供油接口连接,磁滤器的出油口与机组供油接口连接,磁滤器的进油口分别经供油阀、排油阀连接上油箱供油接口和下油箱进油接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模块化燃油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发电车、轨检车及特种车(车上机组)燃油附属设备包括下油箱、上油箱、电动油泵、手摇泵、燃油过滤器、接油盘及各设备连接油管路组成。燃油附属设备安装方式为钢结构预埋螺栓,后期由车间作业人员组装各燃油设备,并连接相关管路。现有设计方案存在以下不足:
(1)钢结构预埋螺栓定位尺寸存在工艺误差,电动油泵、手摇泵及过滤器安装到位后,原先设计的管路经常需要原件改制,甚至报废;
(2)由于管路数量多,且管路加工厂家未按照图纸将管路一一编号。管路送至车辆组装车间后,操作工人往往需要花费3~4小时,通过图纸中的管路尺寸,对所需管路进行分类、辨认;
(3)上油箱与泵、过滤器之间管路多,连接复杂,所设计的管路多为三维空间管路,设计难度大。另外,各车型连接方式之间存在差异,每个项目该部分管路都需重新设计,设计周期长,且加工难度大,从而该处管路错误率居高。
(4)管路组装时间长。往往由于工艺误差、管路,查找合适的管路等原因,普通车上小柴油机组燃油管路安装周期需要5~7天,而发电车3台发电机组的燃油管路安装周期甚至达到12~15天。
可见,现有的燃油附属设备及管路安装方式,已不能满足节拍生产要求,需要用模块化的设计理念,优化燃油设备安装结构、方式,提高车辆组装效率。
现有的KD25G、KD25K等发电车以及装配有小功率发电机组的轨检车、特种车均需配置燃油附属设备,但燃油系统附属设备没有形成标准化、规范化、模块化, 所有这些车型的燃油附属装置都不能做到互装、互换, 基本是各车型配装、配用。这些燃油附属装置的差异,给制造、组装以及用户维修等造成很大不方便。模块化思维方式的引进, 有助于车辆制造工艺水平的提升。燃油附属设备的设计、制造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模块化以后, 使总组装的若干工序转为前置工序, 化零部件为模块,再将各模块整组装车,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对净化总组装环境, 提高部件组装质量水平都有很大帮助。
发电车燃油系统包括有一个下油箱、一个上油箱、一台手摇泵、两台电动油泵(互为备用)、四个浮球液位控制器、柴油滤清器、磁滤器、油水分离器、阀门及管路。轨检车、特种车燃油系统则包括有一个下油箱、一个上油箱、一台手摇泵、两台电动油泵(互为备用)、柴油滤清器、磁滤器、油水分离器、阀门及管路。可见两者燃油系统具有部分相同的组成及连接关系。因此,发明人设想能否把共有的部分做成独立的模块,安装在不同的车型上,有助于提高车辆的模块化程度和车辆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轨道车辆模块化燃油输送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82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竖井内透水层预注浆堵水方法
- 下一篇:钢围堰与混凝土闸墩之间水下密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