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链接粘附分子JAM-A促进皮肤创面修复的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67008.6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2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仵敏娟;夏照帆;刘厚奇;纪世召;郑勇军;肖仕初;房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9/395 | 分类号: | A61K39/395;A61K48/00;A61K35/76;A61P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赵青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链接 粘附 分子 jam 促进 皮肤 创面 修复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链接粘附分子JAM-A在制备皮肤创面修复药物或试剂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接粘附分子JAM-A在制备皮肤创面修复药物或试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或试剂为提高链接粘附分子JAM-A的表达量的药物或试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链接粘附分子JAM-A在制备皮肤创面修复药物或试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或试剂包含以下任一:
A)JAM-A及其编码基因;
B)含有JAM-A编码基因的重组载体;
C)含有JAM-A编码基因的重组病毒;
D)含有JAM-A编码基因的重组病毒载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链接粘附分子JAM-A在制备皮肤创面修复药物或试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或试剂包含重组载体pGC-FU-JAM-A-GFP。
5.一种促进皮肤创面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采用提高链接粘附分子JAM-A表达量的药物或试剂修饰创面皮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促进皮肤创面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修饰是用皮下注射的方式将提高链接粘附分子JAM-A表达量的药物或试剂注入创面皮肤组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促进皮肤创面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修饰是用皮下注射的方式将重组载体pGC-FU-JAM-A-GFP移植到创周皮肤组织。
8.一种链接粘附分子JAM-A基因表达的载体在制备皮肤创面修复药物或试剂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链接粘附分子JAM-A基因表达的载体在制备皮肤创面修复药物或试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链接粘附分子JAM-A基因表达的载体是pGC-FU-JAM-A-GFP。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链接粘附分子JAM-A基因表达的载体在制备皮肤创面修复药物或试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A、设计并合成引物P1和P2,扩增JAM-A cDNA:
P1:CCTGAAGCTTATGGGGACAAAGGC(SEQ ID NO:2)
P2:ACCAGGATCCAACACCAGGAATGACGAGG(SEQ ID NO:3)
以人表皮细胞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制备JAM-A c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B、构建慢病毒过表达质粒pGC-FU-JAM-A-GFP;
C、将步骤B得到的pGC-FU-JAM-A-GFP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移植到创面四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700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放射性标记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草药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