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轴向限制防脱位结构的人工全髋关节假体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60141.9 | 申请日: | 2015-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58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32 | 分类号: | A61F2/32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1 | 代理人: | 徐忠丽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向 限制 脱位 结构 人工 髋关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轴向限制防脱位可调节式结构的人工全髋关节假体。
背景技术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国际上治疗髋关节疾病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其治疗效果获得了全世界范围内医生和患者的一致认可。但手术后影响效果的主要并发症在于关节脱位与关节活动度降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满意度,延长了康复周期,并且增加了手术风险,同时为降低该并发症对手术技术的要求也相应增高。目前对于器械上的改进以便减少脱位风险的措施只有对聚乙烯内衬进行高边设计,但对脱位率的影响有限,脱位的并发症仍有3%左右,并且对于有脱位倾向的患者,以及曾经发生脱位的患者尤其需要一种能够限制脱位的人工全髋关节假体出现。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轴向限制防脱位结构的人工全髋关节假体,达到降低或杜绝术后人工全髋关节假体脱位的并发症,进而达到减少患者术后限制性动作,加速康复进程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带轴向限制防脱位结构的人工全髋关节假体,包括髋臼假体,内衬,股骨头假体,股骨头假体包括股骨头假体头部和颈部,其中头部的中央部位具有锥形孔,颈部的端部伸入该锥形孔内实现锥度配合,所述内衬位于髋臼假体的凹槽内,股骨头假体头部位于内衬的凹槽内,还包括轴向限制防脱位结构,该防脱位结构贯穿髋臼假体、内衬以及股骨头假体头部的中央部位,将上述三者连为一体且弹性可调,有效防止股骨头假体从内衬中脱出。
进一步地,所述轴向限制防脱位结构包括两个纽扣板和人工韧带结构,每个纽扣板上开设两个通孔,所述髋臼假体的中央部位开设第一通孔,内衬的中央部位开设第二通孔,股骨头假体头部的中央部位开设第三通孔,所述第一至第三通孔、以及锥形孔相对应,其中一个纽扣板位于第一通孔内,另一纽扣板设在第三通孔外侧的锥形孔内,所述人工韧带结构分别依次穿过两个纽扣板的通孔,将两个纽扣板连为一体,从而将髋臼假体、内衬以及股骨头假体连为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为阶梯孔,外侧部分大于内侧部分,所述纽扣板位于外侧部分内且卡在阶梯孔的台阶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第三通孔与第一通孔的内侧部分大小相同,均小于第一通孔的外侧部分,同时也小于锥形孔的大小,所以两个纽扣板正好卡在第一通孔的外侧部分内以及锥形孔内。这里,第二、第三通孔的大小是小于锥形孔的最小端的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第三通孔的边缘处圆滑过渡。孔的边缘为光滑带弧度避免对通过其内的人工韧带结构造成切割。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第三通孔的横截面为圆形、方形或多边形。
进一步地,位于第一通孔内的纽扣板的外边缘与髋臼假体的外边缘平齐或低于髋臼假体的外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内衬采用聚乙烯、陶瓷或金属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纽扣板为金属纽扣板。
进一步地,所述人工韧带结构采用聚酯纤维或其他材料,具有弹性,可调节其紧张程度。
本发明的人工全髋关节假体通过设计轴向限制防脱位结构,利用轴向牵拉限制作用达到防止股骨头假体从髋臼假体中脱位的目的,由于该轴向限制防脱位结构具有弹性,可以调节其长度和张力,形成可调节式防脱位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使用此带轴向限制防脱位结构的人工全髋关节假体,由于获得了轴向牵拉作用限制股骨头假体从髋臼假体内脱出的作用,其作用类似正常髋关节的股骨头圆韧带,从而可以达到减少甚至消除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的髋关节脱位的并发症,孔的边缘为光滑带弧度避免对通过其内的结构造成切割。同时,由于此轴向限制防脱位结构具有一定的长度和弹性,因此降低了对假体的股骨颈部分和髋臼假体边缘的撞击导致的假体脱位风险,所以可增加术后髋关节的活动度,对术后患者的日常活动的限制要求降低。并且,此轴向限制防脱位结构设计简单,操作便捷,拆卸容易,也有利于人工全髋关节假体松动在翻修时假体的取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人工全髋关节假体具体实施例的纵向剖面视图;
图2是纽扣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未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01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辐照系统中使用的调制器
- 下一篇:一种治疗鼻科疾病的半导体激光照射鼻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