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烟吸嘴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71602.5 | 申请日: | 2015-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67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林光榕;郑贤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光榕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71 | 代理人: | 满群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烟吸嘴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烟吸嘴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烟因其环保及对人体无害已逐步取代香烟得到消费者青睐。
电子烟通常设有烟嘴或吸嘴,现有的电子烟烟嘴或吸嘴一般包括吮吸部和连接部,连接部一般通过螺纹与雾化管或雾化器连接在一起,由于金属材料制成吸嘴会给用户在吸烟时造成冰凉的口感,所以现有吸嘴的吮吸部一般采用软质材料制成,而连接部需要采用硬质材料制成以防止螺纹的松动。现有的电子烟吸嘴,其吮吸部与连接部的连接通常是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压套在一起,由于两种材质的部件在不同环境中收缩不均匀,在使用中加上旋转螺纹产生的外力作用,极易造成两者松动,使用中一旦吸嘴松动,使吸烟通道密封不良导致漏气而无法吸烟、或导致烟液泄漏被吸入口中,还可导致吸嘴脱落现象,都给用户造成不良的使用体验,且吸嘴脱落不仅造成电子烟故障,还容易使儿童不慎误吞食造成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子烟吸嘴,该电子烟吸嘴避免了吮吸部与连接部因过盈配合在使用中易造成松动导致漏气漏液甚至吸嘴脱落的缺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该电子烟吸嘴,包括中间设有烟雾通道的吮吸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有密封圈以及与电子烟雾化器连接的连接螺纹,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连接部与吮吸部的连接结构为所述连接部一端插套于所述吮吸部,且两者通过双色注塑工艺由不同材料注塑并热熔连接为一体。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插套于所述吮吸部一端的连接头设置成圆锥管状,所述吮吸部一端内侧则设有与所述连接头相应配接的锥形开口。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插套于所述吮吸部一端的连接头设有止转槽,所述吮吸部一端内侧则相应设有与所述止转槽啮合的止转凸块。
优选地,所述吮吸部烟雾通道的出口端设有烟液收集环槽。
优选地,所述吮吸部外壁设置成弧线形喇叭状。
优选地,所述吮吸部由软质塑胶或橡胶材料制成,所述连接部由硬质塑胶材料制成。
一种电子烟吸嘴的制造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制造步骤如下:
1)、制造可双色注塑的所述电子烟吸嘴的模具,该模具为可旋转模具,包括所述连接部的型腔及所述吮吸部的型腔;
2)、将制造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种材料热熔注入所述连接部型腔;
3)、所述连接部成型后将连接头脱模,并将其旋转至所述吮吸部型腔;
4)、将制造所述吮吸部的第二种材料热熔注入所述吮吸部型腔;
5)、冷却后脱模取出成型的所述电子烟吸嘴;
6)、在所述电子烟吸嘴的连接部装配所述密封圈。
本发明电子烟雾化器的有益效果是:该吸嘴的吮吸部与连接部通过插套及双色注塑工艺热熔连接为一体,避免了过盈配合连接方式在使用中容易发生松动及松动造成的漏气漏液的缺点,给用户带来优良的吸烟口感,同时避免了吸嘴松动脱落造成电子烟故障以及儿童易误吞食吸嘴造成的危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经中心轴线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结构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结构分解图;
其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吮吸部,11-烟雾通道,12-锥形开口,13-止转凸块,14-烟液收集环槽,2-连接部,21-连接螺纹,22-连接头,23-止转槽,3-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电子烟吸嘴的实施例,包括中间设有烟雾通道11的吮吸部1和连接部2,连接部2在根部设有密封圈3,连接部2上还设有与电子烟雾化器连接的连接螺纹21,该连接螺纹21为外螺纹。如图2-图4,连接部2的一端插套于吮吸部1,连接部2与吮吸部1利用双色注塑工艺由不同材料注塑并热熔连接为一体,为此,该两种不同材料的热熔点需要比较接近。
如图2-图4所示,连接部2插套于吮吸部1一端的连接头22设置成圆锥管状,该连接头22具体为外部形状为圆锥台,而内部为中空的圆形通孔即烟雾通道11的一部分。吮吸部1供连接头22插套的一端内侧则相应设有与连接头22配接的锥形开口12,此种结构的设计有助于在双色注塑制造工艺中第一次注塑后将连接部2的连接头22脱模出来,以便该连接头22进入第二次注塑的型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光榕,未经林光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16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材激光切割成型支撑输送台
- 下一篇:摩擦叠焊机的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