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藻黄醇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47401.4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9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怡评;洪专;易瑞灶;方华;谢全灵;孙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P17/02 | 分类号: | C12P17/02;C07D301/32;C07D30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王凝;张波 |
地址: | 361005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藻黄醇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纯岩藻黄醇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及功能保健领域。
背景技术
岩藻黄质(fucoxanthin)亦称褐藻黄素,是自可食用褐藻中,如裙带菜(翅藻科,Undaria pinnatifida),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中提取出来的天然类胡萝卜素,在其刚性全反式长链的两端分别有一个化学性质活泼的5,6-环氧非饱和丙二烯键结构,因而又异于其他类胡萝卜素分子,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近年来它的多种生物学活性已被证实,一些潜在的活性也正在被科学家们积极探求之中,目前己成为当今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的主攻热点之一。
岩藻黄醇是岩藻黄质脱去一个乙酰基的代谢产物,其结构与岩藻黄质的结构类似,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包括抗肿瘤、抗炎、抗氧化、减肥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研究表明,小鼠口服岩藻黄质后可将其转化为岩藻黄醇而得到利用。Hayato Maeda等研究也发现3T3-L1细胞系中的岩藻黄质代谢产物岩藻黄醇可以通过减少PPARγ(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从而达到抑制3T3-L1前成脂肪细胞系到脂肪细胞系分化的目的,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有研究表明,岩藻黄醇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甚至强于岩藻黄质。目前国内仅少数几个厂家提取制备低含量岩藻黄质原料(HPLC法,含量<1%),出口欧美、日本等国家,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到岩藻黄醇批量制备研究的报道,不能对岩藻黄醇以及岩藻黄醇系列产品进行高值化开发应用,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高纯岩藻黄醇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岩藻黄质为底物,通过酶解反应制备岩藻黄醇得到岩藻黄醇粗提物的方法,还提供一种将岩藻黄醇粗提物再进行分离纯化获得高纯样品的方法。
本发明一方面涉及一种岩藻黄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以岩藻黄质高纯单体或者以岩藻黄质提取物为原料;
(2)、将原料与脂肪酶、催化剂混合,用PBS缓冲液溶解后在水浴上反应;
优选地,所述的催化剂为脂肪酶加速剂,优选去氧胆酸钠、牛磺胆酸钠、胆酸钠、甘氨胆酸钠、去氧牛磺胆酸钠、牛磺胆酸钠盐水合物、甘氨鹅去氧胆酸钠、鹅脱氧胆酸钠、牛磺鹅去氧胆酸钠等胆酸钠盐类物质。
优选地,所述的脂肪酶为:猪胰腺脂肪酶、牛胰腺脂肪酶、假丝酵母脂肪酶等脂肪酶。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的将原料与脂肪酶、催化剂混合中,原料:脂肪酶:催化剂的比例为1:1:1至1:40:40,可选自1:1:1,1:3:2,1:5:5,1:4:2,,2:5:3,5:4:4,1:2:2,1:3:3,2:10:5,1:10:10,1:20:20,1:40:40;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的PBS缓冲液的pH值为3-11,水浴的温度为20-70℃,反应时间为0-24h;pH值选自4、5、6、7、8、9、10、11;水浴温度选自20℃、30℃、37℃、40℃、50℃、60℃、70℃;反应时间选自0.5h、1h、2h、4h、8h、10h、12h、16h、20h、24h。
优选地,在步骤1)中采用原料为高纯岩藻黄质单体或岩藻黄质提取物,
纯度为1-99%。
优选地,所述岩藻黄质的制备方法,还包括3),将步骤2)获得的反应液进行浓缩至干,用甲醇超声提取,提取液浓缩至干,获得岩藻黄醇粗提物。
本发明所述的岩藻黄醇的制备方法,可选择的包括步骤4),将步骤3)获得的粗提物采用柱层析进行初步分离,收集岩藻黄醇馏分,浓缩获得岩藻黄醇粗原料。当步骤1)中所用的原料为岩藻黄质提取物时,优选包括本步骤。
优选地,步骤4)所述的柱层析为硅胶柱层析或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
优选地,步骤4)所述的硅胶柱层析,硅胶粒度为100-400目,洗脱剂为二氯甲烷-甲醇(50:1-5:1),或者石油醚-丙酮(20:1-3:1),或者石油醚-乙酸乙酯(20:1-3:1)。优选分别用二氯甲烷-甲醇(50:1、25:1、10:1:5:1)进行洗脱,收集(25:1和10:1)洗脱部分;优选分别用石油醚-丙酮(20:1-3:1)进行洗脱,收集(25:1和10:1)洗脱部分;优选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20:1-3:1)进行洗脱,收集(25:1和10:1)洗脱部分。
优选地,步骤4)所述的大孔吸附柱层析,所用的填料为AB-8,D101等其中一种,洗脱剂为乙醇-水(1:99-99: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未经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74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