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小锚索预应力损失的组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40651.8 | 申请日: | 201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7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州;周国庆;梁恒昌;杨金宏;王涛;赵晓东;赵光思;况联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黄成萍 |
地址: | 22100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小 预应力 损失 组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结构,适用于预应力锚索或者锚杆。
背景技术
目前预应力锚索(锚杆)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民用建筑、桥梁、矿山建设、高陡边坡、大型地下洞室的围岩加固、深大基坑的支护、坝基的加固,以及各种建筑物的围护和补强。预应力锚固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尽可能少地扰动被锚固的土体或岩体,通过锚固措施,充分利用了岩体或土体的自身强度,从而大大减少了支护造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预应力锚固技术应用过程中,锚固预应力的损失是设计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所关心的重要问题,也是涉及工程安全与否的核心问题之一。预应力损失与材料性质、被锚固介质力学特性、锚夹具的加工质量、施工工艺及运行管理水平有关。工程上,在锚索(锚杆)预应力的施加过程中,由于支护背面不平,起支撑作用的槽钢承受预应力较大,变形量较大。当给其中一个锚索施加预应力时,槽钢变形会引起邻近已经施加到设计预应力锚索的预应力损失,距离越近,预应力损失越多,从而不能保证工程需要,甚至引起工程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小锚索预应力损失的组合结构,制作简单、造价低廉、安装简便,能有效减小甚至消除锚索预应力损失。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减小锚索预应力损失的组合结构,包括预应力锚索、约束弹簧移动结构、弹簧、端头紧固装置和槽钢,所述预应力锚索一部分伸入岩土体中预设的锚索孔中,另一部分露出岩土体,所述预应力锚索露出部分套设弹簧,所述槽钢支撑设置在弹簧的外侧,所述弹簧和槽钢的一端紧贴岩土体,所述弹簧的另一端高出槽钢的另一端,并通过设置在槽钢上的约束弹簧移动结构限位固定;所述锚索孔中填充浆液,待浆液凝固后,在预应力锚索露出部分顶端安装端头紧固装置紧固,所述端头紧固装置通过弹簧的另一端施加预应力。
进一步的,通过端头紧固装置紧固后,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仍高于槽钢的另一端,且弹簧的压缩蓄能为锚索预应力的80~100%。
进一步的,每个组合结构包括多个组合单元,所述组合结构中的每个组合单元共用两个槽钢,每个组合单元还包括一个弹簧、一个预应力锚索和一个约束弹簧移动结构,所述弹簧套设在预应力锚索上,并通过约束弹簧移动结构限位固定,所述两个槽钢背向固定设置在约束弹簧移动结构的上下面,且所述槽钢的一槽侧面和弹簧的一端紧贴岩土体,弹簧的另一端高出槽钢的另一槽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约束弹簧移动结构为中空钢管结构,上下均焊接有圆孔钢板,所述钢板上圆孔的直径与钢管的内直径等大,钢管的内直径略微大于弹簧的外径,弹簧设置在钢管内,预应力锚索从弹簧内部穿过。
进一步的,所述浆液可以为水泥浆或树脂固结体。
有益效果:本发明由于采用弹簧结构承受主要预应力,正常状态时弹簧自由长度大于槽钢高度,根据锚索的位置,约束弹簧移动的结构固定在槽钢相应位置处,当施加预应力时,弹簧首先受力,当弹簧变形到一定程度时槽钢才开始受力,根据不同的预应力大小可以选用不用刚度与不同长度的弹簧,从而控制槽钢的受力与变形,减小锚索预应力的损失。本组合结构能有效减小锚索的预应力损失,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安装方便、锚索或锚杆预应力结构均能适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预应力锚索(锚杆);2-约束弹簧移动结构;3-弹簧;4-端头紧固装置;5-槽钢;6-锚索孔;7-浆液;8-岩土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所示,一种减小锚索预应力损失的组合结构,包括预应力锚索1、约束弹簧移动结构2、弹簧3、端头紧固装置4和槽钢5。工程实施过程中,首先按照设计位置在岩土体8中预设的锚索孔6,所述预应力锚索1一部分伸入岩土体8中预设的锚索孔6中,另一部分露出岩土体8,所述预应力锚索1露出部分套设弹簧3,所述槽钢5支撑设置在弹簧3的外侧,所述弹簧3和槽钢5的一端紧贴岩土体8,所述弹簧3的另一端高出槽钢5的另一端,并通过设置在槽钢5上的约束弹簧移动结构2限位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矿业大学;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06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